彭蕙仙專欄》重啓核三 賴政府放行?

臺電核三廠。(本報資料照片)

民衆黨發起的重啓核三公投已確定在8月23日投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擔任重啓核三辯論正方代表之一。由於童子賢同時擔任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出任重啓核三正方代表形同打臉民進黨非核家園政策,因而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而更令人好奇甚至不解的是,在經濟部因「無反對公投案理由」、決定不派人擔任反方辯論代表後,行政院竟指派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和臺電董事長曾文生主打,這2人是非常不適當的人選,令人聯想,莫非民進黨政府其實是想順水推舟、放行核三?

畢竟,如果民進黨真的非常想貫徹非核家園政策,多的是非核環團或是挺綠學者可以上場,何必讓林子倫與曾文生打頭陣?臺電身爲當事人,不應偏好特定立場;更何況,臺電近年來虧損巨大,且全臺各地小規模停電遍地開花,曾文生的職責應該是努力尋求平穩供電以及健全臺電財務,如果非核能達到經營目標,那臺電就非核,如果不行,那臺電就挺核,這應該是一件可以理性客觀討論的事,如今臺電董事長出面挺非核、強調重啓核三不可行,根本就是角色錯亂。

退一萬步想,其實臺電只是政府電力政策的執行者,國民黨執政時期要發展核能,臺電就從核一蓋到核三,按部就班、逐一啓用;民進黨執政要廢除核能,臺電就硬生生終結了核四,並且讓核一到核三各機組一一走入歷史,在這過程中,臺電絲毫無法攔阻。

尤其,當年的核電處長出面公開反核四,並且因附和當權者而得到晉升,所謂的臺電專業意見,顯得多麼蒼白!更何況,土木工程出身的曾文生,甚至不具電力專業,出馬爲反重啓核三辯論,基本上也只是唯命是從的鸚鵡學舌,難有什麼高明的見地。行政院派他出來,不是沒人了就是無心戀戰。

至於林子倫也同樣沒有說服力。行政院能源辦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綠能與減低溫室氣體,但這兩件事的績效都很差。前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時,宣告2025年落實非核家園,綠能發電佔比要達到20%。衆所周知,這個目標已經跳票,2024年臺灣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爲11.6%,賴政府已把綠電目標延到2030年的30%,2030年不過是5、6年後,屆時綠電比要翻近2倍,這是開什麼玩笑!可以預料,根本難以達標。

至於減少溫室氣體,民進黨政府的表現只能用每況愈下來形容。「德國觀察」每年發佈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臺灣2016年CCPI中溫室氣體排名第52,2024年排名第60,屬於「非常差」的後段班,2024年的CCPI中,臺灣氣候政策更從第24名降到第39名,表現明顯退步。環境部認爲CCPI中的評量不公平,然而,根據政府公佈的資訊,2024年臺灣電力排碳係數高達0.494公斤碳排/度,全球排名第150,一樣很糟。

綠能和減碳的表現都這麼差,行政院能源辦連自己份內的事都做不好,究竟能提出何種論述來說服民衆核三不能重啓?

經濟部不指派參與重啓核三公投辯論的人選,還說尊重行政院與民團的討論安排,擺明了對核三公投抱着「觀戰」的態度。部長郭智輝是變聰明瞭,還是心冷了?或許答案很快就可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