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連署國高中改10點上課!「過來人」學長姐全不挺 原因曝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郭世賢翻攝)

記者鄺鬱庭/綜合報導

最近有民衆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主張將國高中上課時間延後至上午10點、下午4點下課,改善學生睡眠不足的問題,提升學習效率。該案自9月9日發起後,不到一週便突破附議門檻。然而,許多已經畢業的「過來人」並不看好,直言少數幾小時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甚至反而會加劇教育落差,話題掀起爭論。

有網友在Threads發文,拜託大家都去幫忙附議將國高中上課時間延後至上午10點、下午4點的提案。不過,就有過來人直呼,「完全不會幫忙,不是我受過這個苦所以覺得你們也要,而是講難聽的你們以這理由當藉口,而不是你們真的在乎這個議題」、「然後出社會要立刻適應8:30-17:30的上班時間,這樣不是更容易焦慮嗎?」

還有不少留言則質疑學生本身作息,「現在大多數人是半夜滑手機滑到兩三點才睡,隔天才爬不起來,問題根本不是上課時間」、「不要熬夜玩手機打遊戲就不會睡眠不足了。」

也有學生表示,「我也是學生,但不荒唐嗎?全臺至少60%的學生睡眠不足來自於半夜做和學習無關的事。」「我本身是一名高二的住宿生,也是陽光型憂鬱症患者。以下是我的看法:我認爲睡眠根本不是學生憂鬱的原因,造成學生憂鬱的主要原因可能提案人根本沒去了解過。睡眠不足的根本原因基本上不太是上課時間,而是補習時間問題。」

該提議指出,全面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將國高中生上課時間縮短爲10:00-16:00。有效改善學生睡眠品質與時間,成就更好的學習效率,國高中生已有能力自行通勤上下學,因此大可不必將上學時間配合家長上下班時間。

教育部迴應,該案涉及地方政府權責,後續將依《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彙整資料,送交國發會並邀集專家學者研議,並於規定期限內作出具體回覆。事實上,2017年也曾有類似訴求,建議國高中改爲上午9點上課,但當時教育部認爲影響層面廣泛,包括學力銜接、教師員額與課程節數等問題,最終僅放寬高中早自習與第8節課的彈性參與。

消息一出,在社羣平臺上引發兩極討論。支持者認爲,學生長期課業壓力過大,充足睡眠有助於提升專注力與學習效果,直呼「健康是無價的」、「該把沒有意義的課程刪掉」。但反對者則質疑「課程怎麼上的完」、「升學制度沒改,壓力只是從白天移到晚上」,還有人憂心放學後補習與家庭作業反而更繁重,甚至衝擊家長接送與家庭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