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改10點上課連署成案 校長斷言不可能通過原因曝
有民衆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把國、高中學生的上課時間延後至上午10時,希望藉此改善學生睡眠不足的問題,不到1周即跨過附議門檻。(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有民衆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把國、高中學生的上課時間延後至上午10時,希望藉此改善學生睡眠不足的問題,不到1周即跨過附議門檻。有國中校長直言,此提案茲事體大,將涉及教師員額、薪資預算等問題,且大多數家長可能會擔心上課時間縮短,導致孩子學習內容不紮實,轉而讓孩子參加早班補習課程,反而與初衷背道而馳,斷言提案不可能通過。
提案人以「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爲10時至16時,避免慢性睡眠剝奪導致學生憂鬱、自傷自殺風險提升」爲題,呼籲全面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把國、高中學生的上課時間縮短爲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提案人認爲,學生如果有充足睡眠,不僅可有效改善睡眠品質,還可避免「慢性睡眠剝奪」導致學習效率大減、憂鬱情緒增加、自傷輕生風險提升,放學回家後也有更多時間探索個人興趣,從事社交、運動等活動,加強學習。
北市高中校長表示,家長與老師都希望小孩能跟社會接軌,大部分公司都是上午9時上班,有些甚至在上午8時就要開始上工,若學生習慣了上午10時才上學,這與社會上普遍的上班時間存在落差,可能會讓他們在未來進入職場時難以適應。至於是否能借此提案改善學生長期睡眠不足的問題,她說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家庭與孩子間的家庭紀律和作息規範,因此延後上學並不能保證睡眠充足。
有國中校長表示,大多數家長可能會不贊同此提案,因爲家長可能會擔心上課時間縮短,導致孩子的學習內容不紮實,爲了彌補轉而讓孩子參加早班補習課程,反而與提案初衷背道而馳。
另外,他也直言,此提案是個牽一髮動全身的巨大工程,將涉及龐大的教育經費調整,因爲目前國中部定課程與表定課程1周需上35節課,1年需上課200天,提案將上學時間延至上午10時,相當於每天會減少約2節課,以學校爲例1個擁有80多個班級的學校,每天將減少160多節課,這相當於會減少多位教師的課務量。
他說,在編制教師數量固定的情況下,減少課堂時數會造成教師超額,但教師若無犯錯則無法被解聘,學校仍需支付薪水,這將衍生包括教師員額、薪資預算等問題,恐怕無法那麼簡單就能上路,斷言提案非常不可能通過。
此提案截至15日清晨7時,附議人數達9975人,教育部依法必須在11月14日前回應。教育部迴應,感謝提案人及所有關注此議題的朋友,因此案尚涉及地方政府權責,後續將進行連署提案研處,並依據「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規定,於11月14日前完成具體迴應。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1925或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