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生改10點上課可行?網揭現實狀況:怎麼改都沒用

提案延後國高中上課時間引發討論,網友指出臺灣教育環境仍讓家長與孩子承受沉重壓力。(示意圖,記者羅永銘/攝影)

臺灣國、高中生學習壓力大,爲改善長期睡眠不足問題,有民衆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建議國、高中到校時間延後上午10點,但維持下午4點下課,已有超過萬人附議,家事達人486先生也針對此議題發起討論,不少網友直言臺灣教育環境複雜,早自習、課後輔導等,加上一堆考卷、複習卷等,「怎麼改都沒用,現在家長跟孩子真可憐」。

486先生今(15)日於臉書發文詢問網友意見,是否支持國高中生上課時間延到早上10點,下午4點上課?

貼文曝光後,部分網友支持延後上課,認爲可增加睡眠、提升專注力,並有更多時間培養興趣、社交或運動,也方便學生自主通勤,但也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表示延後上課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學校可能以早自習或課後輔導延長學習時間,課業壓力依舊,且課程時數、考試規定不變,週休二日與寒暑假可能受影響,教育環境與補習文化仍讓學生和家長生活困難。

其中一名網友直言,「怎麼改都沒用,學校會有各種讓你早到學校,或晚下課,早自習加課後輔導等等各式各樣的名目,從以前說書包改革的要減輕小孩書包重量,到現在我看不出小孩書包哪裡變輕了,課本+練習本+各科練習本+複習卷,現在家長和孩子真的可憐」。

有民衆9月9日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主張將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爲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全面刪除非必要的多元課程,希望藉此改善睡眠品質,以提升學習效率。

對此,教育部表示,感謝提案人及關心此議題的民衆,由於此案牽涉地方政府權責,將依「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進行研議,承諾將於11月14日前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