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連署國高中改「10點上課」成案 綠委樂見:但每個地區狀況不同

▲國高中生上課時間經常引發討論。(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近日有民衆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主張將國高中上課時間延後至上午10點、下午4點下課,以改善學生長期睡眠不足、提升學習效率。該案自9月9日發起後,不到一週便突破附議門檻,最新附議人數已經破萬,依法教育部須於11月14日前回應。對此,綠委陳培瑜今(15日)受訪時坦言,確實這幾年看到很多高中生壓力很大,樂見倡議團體跟教育部的溝通有很多開放可能性,但實在不能說贊不贊同,每個地區高中狀況都不同。思考是不是要爲此調整108課綱,這纔是更務實問題。

該提議指出,全面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將國高中生上課時間縮短爲10:00-16:00。有效改善學生睡眠品質與時間,成就更好的學習效率,國高中生已有能力自行通勤上下學,因此大可不必將上學時間配合家長上下班時間。

對此,綠委陳培瑜受訪時表示,回到公共政策平臺,該倡議已經通過法定人數,未來教育部要跟相關團體討論,樂見倡議團體跟教育部的溝通有很多開放可能性,確實這幾年看到很多高中生壓力很大,每個世代都有不同的壓力。

陳培瑜指出,現在多元入學情況下,孩子們是不是覺得現在教育改革還不夠貼近放鬆、減壓?開放討論是必要的,但按照課綱規定的時數、內容都要上完的話,會不會變相增加上課時間,這部分有點擔心,反過來說是不是要爲此調整108課綱,這纔是更務實問題。

至於是否贊同改10點上課?陳培瑜苦笑表示,實在不能說贊不贊同,也不能用個案看通案,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每個地區高中狀況都不同,例如花蓮、臺東、離島或都市地區的高中,需求都不同,確實看到這幾年高中生跟大學生身心壓力真的很大,所以賴清德總統纔會提出身心健康支持方案。

陳培瑜坦言,站在一個媽媽的前提下以及教育工作政策的立委,通案來看,孩子們的身心健康議題到底可以透過哪些方法解決?這是更全面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