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強制裝「駕駛識別系統」 200輛遊覽車7/9包圍交通部

▲明年全臺1.4萬輛遊覽車強制裝設駕駛身分識別設備,遊覽車駕駛將赴交通部抗議。(資料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掌握遊覽車駕駛工時,避免疲勞駕車,明年元旦起,全臺約1.4萬輛遊覽車全面強制裝設駕駛身分識別設備,交通部提供每輛車最高2000元的補助,不過引發新北市遊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不滿,質疑GPS就可擴充身分識別功能,卻強制自費額外安裝,一頭牛剝兩層皮,7月9日、10日將號召200輛遊覽車包圍交通部抗議。

目前全臺約有1.4萬輛遊覽車全面裝設GPS定位設備,即時監控遊覽車位置、時速、行駛時間、異常狀態,並可即時預警,但無法辨識駕駛資訊,爲避免有超時情況,交通部日前修法,明年元旦起,全臺遊覽車須全面裝設駕駛身分識別設備,可掌握個別駕駛員勤務工時。

不過該作法引發遊覽車駕駛不滿,新北市遊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理事長許景翔表示,遊覽車上的GPS本身就可優化擴充功能,納入身分識別,一個設備就可做,卻強制遊覽車要額外加裝,另外收費,等於一頭牛剝兩層皮。

許景翔說,駕駛身分識別設備一臺要4800元,交通部補助2000元,業者和駕駛還要自費2800元外,該設備還要每個月付480元月租費給廠商,合理懷疑官商勾結。

▲明年全臺1.4萬輛遊覽車強制裝設駕駛身分識別設備。(資料圖/記者李毓康攝)

許景翔指出,過往交通部要求遊覽車全面加裝GPS,但事故率卻沒因此降下來,大客車肇事反逐年上升,遊覽車過往肇事主因幾乎都是與人爲因素有關,加裝科技產品並非關鍵,7月9日和10日兩天,工會將號召200臺遊覽車包圍交通部抗議,並提出訴求,期盼交通部可以幫幫弱勢的遊覽車司機。

對此,公路局表示,業者倘透過既有GPS車機擴充功能增加駕駛識別,符合車輛即時回傳及系統介接駕駛資訊之功能規範,無須加裝駕駛識別設備。

公路局進一步說明,駕駛識別規範要求,是指業者所屬車輛應即時回傳駕駛資訊至業者設置之營運車輛監控管理系統,並由該系統隨車輛GPS訊號提供駕駛人資訊介接至公路局遊覽車動態資訊系統,若業者採取之駕駛識別方式符合上開功能要求,並未限制採用何種型式或設備,亦未要求增加額外購置設備費用。

針對需要加裝身分識別設備者,公路局表示,倘業者有加裝相關設備需求,爲協助業者裝置,公路局配套辦理補助作業,並於6月19日發佈遊覽車客運業車輛裝置駕駛識別設備補助作業要點,並開始受理補助申請,補助比例49%,每車補助裝置設備以2,000元爲上限。

公路局也強調,駕駛資訊傳輸無須增加額外費用,有關回傳駕駛資訊之傳輸費,經洽詢車機系統商表示駕駛資訊系透過既有GPS訊號回傳,無須增加額外傳輸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