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車司機自費裝刷卡機?駕駛7/9包圍交通部 架靈堂抗議

遊覽車駕駛團體不滿全面裝設駕駛身分識別設備政策,7月9至10日將赴交通部陳抗。(本報資料照片)

交通部日前修法,明年元旦起,全臺遊覽車全面裝設駕駛身份識別設備,掌握駕駛工時,提供每輛車最高2000元補助,引發遊覽車駕駛團體不滿,質疑現有系統就可介接相關資訊,卻要駕駛自費安裝,7月9至10日號召破百輛遊覽車包圍交通部,將在交通部大門前「架設靈堂」表達訴求。

全臺目前約有1.4萬輛遊覽車,依規定都有裝GPS設備,同時介接車輛動態資訊、即時監控位置、行車速度與行駛時間、異常狀態及預警等,但未提供駕駛人資訊。爲避免超時駕車,交通部日前修法於明年元旦起,遊覽車須全面裝設駕駛身分識別設備,掌握個別駕駛工時。

新北市遊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理事長許景翔指出,實務上,只要利用遊覽車現有系統,透過介面整合,即可提供公部門所需資訊,加裝刷卡機可謂疊牀架屋,且駕駛身份識別設備要4800元,政府補助2000元,業者與駕駛仍需自費2800元,每月還要另外付給廠商480元月租費。

許景翔說,2020年來,透過GPS掌握行車軌跡來控管大客車,美其名是可避險避災、降低肇事率,但大客車肇事率仍逐年上升,控管效益何在?裝置刷卡機原是中央政府對大客車司機工時德政的美意,但在完全無配套措施下急就章執行,使政府被遊覽車司機質疑抱怨,且交通部應是要幫助百姓與業者,強行通過的刷卡機案,未經充分討論無視民意,衝擊攸關每位司機。

許景翔提到,已申請好7月9至10日的路權,工會號召破百輛遊覽車包圍交通部抗議並提出訴求,預計有逾百位駕駛參與,陳抗將持續兩天,盼交通部傾聽遊覽車司機的心聲。

對此,公路局迴應,業者若透過既有GPS車機擴充功能增加駕駛識別,符合車輛即時回傳及系統介接駕駛資訊的功能規範,就無須加裝駕駛識別設備。

公路局說明,駕駛識別規範要求是指業者所屬車輛應即時回傳駕駛資訊至業者設置的營運車輛監控管理系統,並由該系統隨車輛GPS訊號提供駕駛人資訊介接至公路局遊覽車動態資訊系統,若業者採取的駕駛識別方式符合該功能要求,未限制採用何種型式或設備,也未要求增加額外購置設備費用。

公路局表示,若業者有加裝相關設備需求,爲協助業者裝置,有配套辦理補助作業,已於6月19日發佈遊覽車客運業車輛裝置駕駛識別設備補助作業要點,並開始受理補助申請,補助比例49%,每車補助裝置設備以2000元爲上限。

公路局提到,駕駛資訊的傳輸無須增加額外費用,有關回傳駕駛資訊的傳輸費,經洽詢車機系統商表示駕駛資訊系透過既有GPS訊號回傳,無須增加額外傳輸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