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馬太鞍2堰塞湖目前壩體穩定 劉世芳:持續維持一級開設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形成後幾乎第一時間就開始做導流、溢流的努力,危機明顯減緩。圖/林業署花蓮分署提供
爲因應花蓮立霧溪堰塞湖及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以及風神臺風外圍環流共伴東北季風,造成北臺灣降下豪大雨。中央災變中心今天上午舉行工作會報,指揮官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因風神臺風帶來的豪雨及強降雨,中央災變中心仍維持一級開設。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出,預測花蓮山區(特別是太魯閣)日最大雨量可達200-300毫米,強降雨可能引發坡地災害、溪水暴漲,並對兩個堰塞湖的穩定性構成嚴重考驗。目前馬太鞍溪堰塞湖雖壩體穩定,蓄水量已降至150萬噸,但下游河道淤積嚴重,且因應新一波強降雨,仍維持紅色警戒。
另外立霧溪堰塞湖爲10月17日因臺8線崩塌新形成的堰塞湖,壩體高約40公尺,蓄水量已達175萬噸。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頂比公路高,堰塞湖水體於17日晚間開始漫淹至臺8線靳珩隧道西口路面,雖已開始溢流且入出流量漸趨平衡,但在強降雨情境下,仍存在潰堤或水量劇增的潛在風險,對下游構成直接威脅。今天上午現場監視人員回報,壩體暫無破壞及明顯變化。
指揮官內政部長劉世芳會中指示,要求農業部持續24小時監堰塞湖,並全面盤點全國現有的堰塞湖的狀況,針對堰塞湖的處理方案持續檢討,強化並討論是否要增加相關監測與測量的設備,未來再檢討是否納入防災法。
內政部長劉世芳在工作會報後召開記者會。記者黃子騰/翻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