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礦停產或使供需格局改善 鋰電池板塊景氣度有望穩步回升
7月中旬開始,受“反內卷”政策預期、規範礦權審覈和部分企業停產檢修等多重供給因素影響,碳酸鋰價格反彈。8月11日,受鋰礦停產消息影響,碳酸鋰期貨強勢漲停,價格重返8萬元/噸以上,同時帶動了鋰礦和整個鋰電產業鏈股價上漲。
考慮到當前鋰電產業鏈下游處於旺季,價格中樞有望擡升。對於鋰電池板塊而言,需求端訂單修復疊加固態擴產,供給端“反內卷”有望促進落後產能加速出清,其供需格局或不斷改善。
從基本面來看,今年上半年,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景氣下,我國動力電池產銷以及裝車量均保持快速增長。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和其他電池累計產量、銷量、裝車量分別爲697.3GWh、485.5GWh、299.6GWh,同比分別增長60.4%、51.6%和47.3%。其中,出口達127.3GWh,同比增長56.8%。同時,全球儲能裝機增長穩定,大儲爆發的確定性較強,儲能景氣度維持高位,鋰電產業鏈需求持續提升。
從資本開支來看,當前鋰電企業資本開支進入上行通道。去年下半年開始,龍頭廠商率先進入新一輪的資本開支增長週期,目前更多一二線電池企業進入擴產週期,過去兩年動力電池和儲能領域的快速增長使得電池的過剩產能被迅速消化。
從新技術來看,當前固態電池快速發展,中試線建設加速,商業化進展超預期,各條技術路線適用於不同場景,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固態電池是具有確定性的技術演進方向,技術成熟即有應用場景,聚焦於汽車、消費電子、低空經濟、機器人等熱門領域,可重點關注鋰電設備及具備產品力的材料環節,電池端關注消費鋰電的應用落地。
對於鋰電板塊投資而言,一方面看好具備出海能力的龍頭廠商;另一方面,二線電池企業當前稼動率提升,迎來盈利修復。此外,隨着智能眼鏡等AI新興賽道啓動,以及大容量電芯升級,推動負極用硅量提升和鋼殼電池滲透率提升,消費電池賽道也迎來重要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