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所屬鋰礦“斷供”帶火行情,鋰礦板塊爆發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朱玥怡)一則寧德時代(300750.SZ)宜春鋰礦停產的消息,讓鋰礦板塊8月11日迎來大漲。
Wind數據顯示,11日鋰礦板塊漲5.24%,鋰電正極板塊漲4.34%,鹽湖提鋰板塊漲3.96%。盛新鋰能(002240.SZ)、江特電機(002176.SZ)、天齊鋰業(002466.SZ)、贛鋒鋰業(002460.SZ)漲停。
碳酸鋰期現貨同樣迎來價格上漲。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8月11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7.45萬元/噸,較上一交易日漲2600元/噸。廣期所碳酸鋰期貨漲停。
8月11日,寧德時代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宜春項目採礦許可證8月9日到期後已暫停了開採作業,正按相關規定儘快辦理採礦證延續申請,待獲得批覆後將盡早恢復生產,該事項對公司整體經營影響不大。
具體停產的系寧德時代旗下江西梘下窩鋰礦採礦端。公開資料顯示,該鋰礦在2022年以657萬噸碳酸鋰當量創下全球單體最大鋰雲母礦紀錄,也是宜春地區目前產能最大的鋰雲母礦之一。該礦區及配套冶煉廠的碳酸鋰供應量約爲1萬噸/月,約佔國內總產量的12.5%。
一名鋰資源貿易商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據其瞭解,寧德時代爲應對該礦山停產影響,在約十天前已開始大規模備貨。
一德期貨指出,目前已經明確梘下窩礦區採礦端停產,據悉後期其選礦以及冶煉也會陸續停產,停產使得供給端每月減少0.9萬噸,剛好目前下游市場也逐漸進入了補庫時間節點,所以月度供需格局轉換,由過剩變爲短缺。年度供需看,由於停產時間週期並未明確,難以評估是否會扭轉年度供需平衡格局。
長江有色提出,鋰雲母礦提鋰工藝存在成本高、環保壓力大等痛點,寧德時代或借停產期推進技術升級,爲後續復產後的低成本競爭蓄力。而在碳酸鋰價格長期低迷背景下(2025年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較2023年高點下跌超60%),通過控制供應節奏倒逼價格修復,符合頭部企業利益。
市場情緒的發酵並不止於寧德時代旗下礦山停產衝擊。此前於7月14日,宜春自然資源局文件要求轄區內8座大型礦山於9月30日前提交儲量覈實報告,文件裡明確提及越權審批的問題。8座礦山採礦權生產規模爲7390萬噸(原礦)/年,在產7座,實際在產規模爲4390萬噸/年,涉及約20萬噸LCE/年的產量,單月約爲1.6萬噸/月,佔國內月度產量的20%左右。供應端的收縮幅度或超過市場預期。
鹽湖提鋰方面,不久前藏格礦業(000408.SZ)位於察爾汗鹽湖的鋰礦項目也因手續問題被當地管理部門責令停產。公司在8月的電話會議中就該事項表示,子公司藏格鉀肥按照逐級報送審批原則,向都蘭縣自然資源局、海西州自然資源局、青海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部提交了採礦權延續變更申請,目前縣州省三級均已審查完畢並下發了同意的審查意見,等待自然資源部下發審查意見。自然資源部審查意見下發後,藏格鉀肥可根據自然資源部批覆,辦理新的《採礦許可證》。
就此次停產對公司業績的影響,藏格礦業表示,根據2025年經營計劃,藏格鋰業預計實現碳酸鋰產量11000噸、銷量 11000 噸;上半年實現產量 5170噸、銷量4470 噸,實現淨利潤約4852萬元,佔公司整體淨利潤的比例很低,“總的來說,碳酸鋰業務佔淨利潤比例較低,此次停產對公司當期經營業績影響有限”。
銀河期貨研報顯示,當前碳酸鋰產量依舊處於高位,鋰輝石提鋰的周產量再創新高。同時,價格回升也可能導致非洲、南美等地供給放量。梘下窩礦區停產帶來的供應減量可以被進口增量覆蓋。後續若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馬裡兩大新項目、澳大利亞兩座新礦山的產能會重新釋放。不過,考慮進口需要時間,國內可能還會面臨兩個月的去庫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