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證券:3月鋰電排產環比提升 行業供需格局25年有望改善

智通財經APP獲悉,西部證券發佈研報稱,根據鑫欏預排產數據,2025年3月電池/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排產環比預計分別爲+14.76%/+17.33%/+1.84%/+13.47%/+14.06%,下游訂單需求旺盛,頭部廠商維持較高開工率;根據測算,25年多數環節新增產能擴張放緩,從供需平衡表來看,磷酸鐵鋰、負極、六氟、銅鋁箔等環節25年供需關係有望明顯改善。同時,1、2月部分環節漲價談判落地,單位盈利或觸底回升,鋰電產業鏈景氣度有望提升。

碳酸鋰或處週期底部,電池成本下降邊際趨緩

根據SMM數據,截至2024年底,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爲7.51萬元/噸,相比2024年年初下降22.55%,相比2023年年初下降85.28%,碳酸鋰或處大週期價格底部區間,其成本降低對車廠降本帶來的邊際效應趨緩,車廠想打出差異化競爭策略,須從其他方面入手,比如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快充性能,2024年中國20萬元以上純電車型已普遍配置800V高壓快充電池。

材料漲價預期或延續全年,產業鏈有望重回通脹週期

供需角度看,25年高端車型將朝向5-6C方向發展;中低端車型向3-4C邁進;混動車型也將突破2C。其中,寧德時代神行電池+比亞迪二代刀片電池有望快速放量,對應高壓實鐵鋰、快充負極等材料或保持產能緊缺。價格角度看,高端產品產能投放節奏慢於需求增速,產品結構化供給緊張爲材料廠提供定價權,產業鏈從成本導向型向研發導向型轉變。同時上游碳酸鋰、石油焦、銅鋁等原材料價格有望持續上漲,電池材料環節漲價預期或延續全年,鋰電產業鏈有望重回通脹週期。

通脹週期下新技術迭代加快,“固態電池+大圓柱+硅負極”有望持續迎來產業催化

產業鏈重新從“卷價格”轉向“卷技術”,鋰電下游應用迎來新機遇,人形機器人、eVTOL、AI眼鏡等產業化進展提速,對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要求提升迫切,有望加快固態電池、大圓柱、硅負極等新一代技術方向的產業化落地。

投資建議

推薦尚太科技(001301.SZ)、寧德時代(300750.SZ)、璞泰來(603659.SH),建議關注湖南裕能(301358.SZ)、德方納米(300769.SZ)、富臨精工(300432.SZ)、中科電氣(300035.SZ)。

風險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新技術產業化進展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