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風采·天津市勞動模範|魏軍鵬:在“毫釐之間”創新
魏軍鵬,中糧佳悅榨油廠經理,始終紮根生產一線,用百餘項技術革新破解行業難題,以千萬級降本增效成果詮釋“糧油衛士”的使命擔當,近日獲評天津市勞動模範。
在渤海之濱的天津港畔,中糧佳悅榨油廠的車間裡,機器轟鳴晝夜不息,這裡是保障國家糧油安全的“生命線”,更是魏軍鵬以15年青春鑄就的“創新戰場”。
2018年,中糧佳悅榨油二廠項目建設進入攻堅期,魏軍鵬化身“車間築巢人”,在設備佈局、工藝優化、節能改造等環節建言獻策,200餘條優化建議化作“施工圖”上的每一筆標註。調試期間,他更以“辦公室當家”的拼勁,連續10余天駐紮在車間,每天僅休息4至6小時,帶領團隊攻克設備磨合、參數適配等23項技術難關,創下投產24小時達標達產、48小時達標超產的“中糧奇蹟”,這一紀錄至今仍是油脂壓榨行業的“天花板”。
魏軍鵬始終將“糧油安全”視爲人生信條。面對精煉一廠調試四級油時真空系統能耗“卡脖子”難題——啓動冷凍機耗電量激增,直接補給低溫自來水又造成水資源浪費,他連續3天日夜蹲守車間,在設備轟鳴中捕捉到循環水溫差這一關鍵變量,首創“冷卻水塔循環水換熱降溫”技術,實現節水節電雙突破,年節約成本20萬元。
若說節水節電是“小切口”,攻克磷酸單耗難題則是“硬骨頭”。針對一級豆油磷酸單耗長期居高不下的痛點,魏軍鵬帶領團隊從毛油脫膠環節的“加水位置”入手,開展數百次實驗,鎖定“磷酸稀釋”根源,改變加水位置,使磷酸單耗從每噸1.2公斤斷崖式降至每噸0.7公斤。這一“毫米級”工藝調整,每年爲公司節省成本40萬元,更推動“中糧標準”成爲行業脫膠工藝的“教科書”。
2015年,魏軍鵬將技術革新視野從精煉延伸至壓榨全鏈條:調質塔冷凝水回收、蒸發系統換熱優化、DC風換熱器熱能回收……12項節能改造累計降低蒸汽能耗16.67%,讓榨油廠變身“綠色工廠”。
2021年至2024年,魏軍鵬以“低碳革命”爲目標,對榨油二廠能源系統發起“總攻”:通過優化能源梯度利用、升級熱能回收裝置、引入智能控制系統,推動蒸汽單耗連續三年下降,躋身全國壓榨行業前三甲。他帶領團隊深挖瓶頸,優化工藝、改造設備,逐一解決蒸汽單耗居高不下的“老難題”。
2024年消溶檢修期間,魏軍鵬連續工作40余天,帶領團隊完成換熱器升級等12項工程,使蒸汽單耗躍居全國第一,爲中糧集團打造“零碳工廠”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天津工人報記者王曉君 通訊員朱丹)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