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風采·全國勞動模範|廖志略:用青春汗水澆出富民果實

原標題:

全國勞動模範、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紅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廖志略:用青春汗水澆出富民果實

南方日報記者 楊建雄

不久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聚光燈下,一位來自粵西山區的“90後”青年接過“全國勞動模範”的榮譽證書。他叫廖志略,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紅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一個用十年青春將家鄉土特產化橘紅從深山推向世界的“新農人”。

十年間,廖志略努力以新思路打開產業發展新局面。直播間裡,他是爲化橘紅宣傳帶貨的網紅主播;微短劇中,他變身演員抱着化橘紅來“穿越”;全國兩會上,身兼人大代表的他把化橘紅帶去北京會場……“希望帶動更多鄉親在家門口走上致富路!”廖志略始終堅守這樣的初心,並付諸行動。

推動化橘紅進入藥食同源賽道

化州,素有“中國化橘紅之鄉”美譽。這裡溫暖溼潤的氣候和富含礦物質的土壤,孕育出南藥瑰寶——化橘紅。廖志略就在家家戶戶都種植化橘紅的山村環境中長大。2015年,大學畢業的廖志略放棄城市工作機會,毅然返鄉創業。彼時的化橘紅產業正面臨諸多困境:銷路狹窄、技術落後、年輕勞動力外流,老樹無人管護,果實堆積如山。面對果農的嘆息,他暗下決心要讓家鄉的“黃金果”重煥生機。

創業之初,廖志略的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他記得,2017年合作社成立時,化橘紅鮮果收購價暴跌至每斤不足2元,果農們紛紛砍樹改種桉樹。爲保住產業根基,他咬牙與果農簽訂保底收購協議,爲此揹負近500萬元債務。這份擔當換來了果農的信任,合作社迅速發展壯大。

返鄉創業這10年,廖志略帶動超過3000農戶種植化橘紅增收。爲了打開化橘紅銷路,廖志略曾一路走南闖北去到內蒙古挨家挨戶推銷。“讓我堅持下來的就是把化橘紅當作一輩子的事業的信念。”廖志略說。

化橘紅產業發展的困阻也常常引發廖志略的思考。他注意到,儘管民間早有食用化橘紅的習慣,但由於化橘紅屬於藥品範疇,無法實現食品開發流通,這不利於長遠發展。

當選爲全國人大代表後,廖志略連續兩年在全國兩會上爲化橘紅納入藥食同源物質目錄發聲。

去年8月下旬,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佈《關於地黃等4種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的公告》,化橘紅“藥食同源”正式得到認定。

如今,化橘紅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15億元。小小化橘紅,成爲化州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爲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鄉村振興需要新思維,年輕人要敢闖敢試。”紮根鄉土這些年,廖志略積極擁抱時代浪潮,多了許多爲人熟知的身份。

直播間裡,他化身“新農人主播”,帶領社員拍攝短視頻展示非遺技藝。視頻通過傳統工序與鄉土文化的結合,全網播放量累計超5億次,推動電商銷量大幅增長。

微短劇中,他參與拍攝的《化州化橘紅 天下第一紅》上線,劇中穿越回明朝的主角親歷化橘紅成爲宮廷貢品的歷史。“非遺技藝+穿越劇情”融合的創新表達吸引數百萬年輕觀衆點贊:“原來中藥材也能這麼潮!”

作爲全國人大代表,廖志略的視野從田間延伸到國際舞臺。近些年,廖志略步履不停,身影常常出現在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各大展會現場,全力當起化橘紅“推介大使”。

站在新起點,廖志略的夢想愈發清晰:讓化橘紅從“土特產”升級爲“世界名片”,讓鄉村沃土生長出更多共富希望。

“勞模稱號是責任,更是鞭策。”廖志略說,“鄉村振興需要更多年輕人回來,用知識和熱情澆灌這片熱土,結出更多富民果實。”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