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成下個博愛座?日本沒寧靜車廂也不吵 作家:安靜是常識

爲落實寧靜車廂,高鐵宣導旅客用手機須轉靜音,看影片、聽音樂等須戴耳機;有通話需求時移步到車廂玄關處,在車廂內交談時輕聲細語。(臺灣高鐵提供) 中央社

高鐵推出「寧靜車廂」新制,造成不少父母的壓力。對此,作家福澤喬發文,指出日本並沒有寧靜車廂,保持安靜是基本常識,也擔憂如果民衆沒有理解高鐵的用意,寧靜車廂恐成爲另一種「博愛座」(優先席)。

作家福澤喬在臉書粉專「Joel來談日本」發文,透露有記者問他日本是否有寧靜車廂的設計,他思考片刻後,指出日本公共交通並沒有寧靜車廂,保持安靜是常識,倒是有可以開視訊會議或講電話的「工作車廂」。他同時也好奇,如果民衆們沒有真正瞭解寧靜車廂的用意,會不會成爲另外一種「博愛座」。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也分享搭乘日本交通工具的經歷,「有一年我搭東北新幹線,有看到座位告示,希望在車廂使用筆電,敲鍵盤的聲音要節制,尤其是敲enter的時候」、「我去日本住時,在電車車廂,看到坐優先席的年輕人的手機響起,對座的中年男子很不悅地用手指指着窗戶上的指示,示意要那位年輕人把手機關起來」、「曾經在電車上接到日本店長打給我的電話,我也是不敢接,下車後纔敢回撥」。

也有網友認爲臺灣和日本的觀念並不一樣,「人民對保持寧靜的概念基本上就不一樣,素質差多了,高鐵搞寧靜車廂,用意良善,但結果跟其他政策一樣,被濫用」、「應該就是人民素養不一樣,日本人有強烈的不要影響別人的想法,臺灣是反面極端,完全不甩別人怎麼樣」、「日本的常識公德心是臺灣的知識」。

另有網友針對寧靜車廂發表看法,「小孩哭聲少很多,我覺得很好,之前很多家長都沒在管,放任小孩一直哭」、「寧靜車廂就是博愛座的放大版」、「有寧靜車廂,那可不可以也要有芬芳車廂(體味管理)」、「人如果沒有自覺,再多的規定、限制都是多餘」、「今天高鐵商務艙超安靜,所以以前那些把影音外放,還有超大聲講話的中老年人其實是可以控制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