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證券:主權AI及token消耗強化中長期算力需求的持續性

智通財經APP獲悉,開源證券發佈研報稱,截至2025年5月,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調用量達到16.4萬億,佔中國公有云大模型調用量的46.4%,同比增長137倍,較3月增長29%;海外Google在5月披露月token消耗量已達到480萬億(日16萬億),在1年內增長了50倍。此前市場對AI的資本開支投入存在擔憂,隨着主權AI市場逐步清晰,且頭部大模型廠商token消耗量上未見動能減速,AI算力資本投入仍有較強的持續性,在圍繞生成式AI爲主線的投資中,偏工程性、可重複性、追求信息準確性的傳統AI標的有望受益。

開源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算力需求的擔憂逐步褪減,主權AI打開中長期需求空間

6月11日,英偉達在GTC巴黎主體演講中宣稱歐洲將規劃並建設20座AI工廠,其中5家超過10萬塊芯片的超級工廠。目前英偉達與Mistral合作籌備建設1.8萬片芯片的英偉達GB系統;英偉達德國AI工廠將配備1萬塊GPU;Nebius亦宣佈將在2025Q4年於英國部署4000個英偉達B300芯片。儘管英偉達實際確收程度受到供應鏈、產品性價比選擇等因素影響,但相比CSP,政府主導下的主權AI確定性相對更高,一定程度上延伸了中長期對算力需求的展望。

從海內外互聯網龍頭應用的token消耗上,亦可對算力需求的穩健性提供佐證

截至2025年5月,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調用量達到16.4萬億,佔中國公有云大模型調用量的46.4%,同比增長137倍,較3月增長29%;海外Google在5月披露月token消耗量已達到480萬億(日16萬億),在1年內增長了50倍。

而從後續token增長的動能上看,對於豆包而言,短期在內容審覈、客服、搜索推薦、智能營銷上仍然有充足的滲透空間,中長期還可展望多模態的token放量;對於Google而言,除了市場領先的Gemini2.5Pro外,在搜索引擎開始落地的AI Overview、AI Mode亦成爲token消耗量的重要拉動(且並未造成整體搜索量的下滑),後續提升空間大,結合Google在1/O大會上發佈的諸多項目,終端對於token的需求或並未感受到明確拐點。

在CoT和模型幻覺有待改進的背景下,非Gen-AI的行業機會亦有望受益

模型幻覺問題或許不單是技術問題,亦是數學問題,在長思維鏈或agent方案中,若複雜問題需要10步拆解,每步準確度爲99%,則複合概率下最終準確度僅90%,即10個問題中有1個問題無法準確解答,也可看到模型廠商在技術方向的探索(如Google的Project Mariner)。因此,在偏人力工程、可重複、追求信息準確性的場景中,傳統AI可對Gen-AI形成較好補充,具備較好的行業景氣度,受益標的:第四範式(06682)(聚焦決策式AI)、百融雲-W(06608)(聚焦金融行業)。

風險提示

大模型技術進展不順利,AI資本開支放緩,市場競爭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