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證券:國內外算力需求高增 堅定看好AI產業長期敘事

智通財經APP獲悉,民生證券發佈研報稱,近期美股AI軟硬件標的紛紛創新高,短期催化爲英偉達業績超預期,而長期驅動力則爲AI賦能互聯網應用,帶動推理需求增長+Token消耗提升,以此爲錨點,實現AI投資的ROI閉環。算力需求高增的背景下,英偉達產品加速迭代,而CSP自研的ASIC則迎來了更快的成長。國內雲計算廠商正加大算力儲備及模型優化投入,AI計算基礎設施建設佈局逐步清晰,相關資本開支進入新一輪擴張週期。而短期內,國產算力基建難以滿足迅速增長的需求,算力租賃成爲破局之道。

民生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海外算力

近期美股AI軟硬件標的紛紛創新高,短期催化爲英偉達業績超預期,而長期驅動力則爲AI賦能互聯網應用,帶動推理需求增長+Token消耗提升,以此爲錨點,實現AI投資的ROI閉環。算力需求高增的背景下,英偉達產品加速迭代,而CSP自研的ASIC則迎來了更快的成長。

算力的升級離不開功率和速率兩條路線:1)速率方面,ASIC和服務器架構變化帶來的PCB升級,傳統光模塊向CPO的演進,以及AEC的滲透率快速提升;2)功率方面,HVDC、超級電容爲下一代服務器提供供電保障,液冷則成爲芯片功耗提升下的剛需。而在英偉達的ComputeX大會上,各大廠商展示了具體的產品升級路線,也爲未來幾年算力行業的發展敲定了大方向。

國產算力

豆包+DeepSeek破局,國產大模型彎道超車:豆包和DeepSeek分別在多模態和輕量化兩方面加速了國產大模型的發展進程。國內其他模型廠商也加速了追趕節奏,2025年以來,豆包、通義千問、百度、騰訊混元、階躍星辰和Kimi等其他國產大模型加速了更新迭代,AI應用加速放量下推理側需求有望提升。

算力基建加碼,解決供給短板:國內雲計算廠商正加大算力儲備及模型優化投入,AI計算基礎設施建設佈局逐步清晰,相關資本開支進入新一輪擴張週期。而短期內,國產算力基建難以滿足迅速增長的需求,算力租賃成爲破局之道。

向“芯”而行,國產算力破局元年:在國產大模型密集落地背景下,芯片廠商加速適配國產算力生態。中芯國際N+1工藝已逐步成熟,N+2持續推進,構建國產算力底座;昇騰910C量產落地,920系列研發加快,性能持續逼近國際主流水平;寒武紀、海光等在AI訓推方向深度佈局,硬件端多點突破,生態融合加快。雲端ASIC正成爲算力演進主流,芯原等設計企業快速成長,與海內外頭部廠商形成緊密合作,成長彈性充足。

AI終端

手機AI功能仍待完善,但仍有光學、摺疊屏、指紋識別等硬件的結構性創新。智能眼鏡市場近期不斷升溫,銷售火熱。覆盤AI/AR眼鏡的發展歷程,Meta&Rayban AI眼鏡的成功證明了“先眼鏡後智能“的思路,即AI眼鏡替代傳統眼鏡,然後在AI眼鏡上增加AR效果使消費者逐步提升對眼鏡這類新終端的接受度。

民生證券認爲,從AI向AR演進,品牌廠商與光學方案商深度綁定,光學/顯示邏輯有望得到充分演繹:AI眼鏡交互模式和功能比較單一,AR眼鏡加入顯示功能,能顯著提升用戶體驗;光學顯示模塊成爲AR眼鏡中BOM佔比最高的部分之一,且相較於AI眼鏡是純增量環節,目前主流方案是MicroLED+衍射光波導。

投資建議

堅定看好AI產業的長期敘事,英偉達持續強勢,雲廠商崛起,國產算力突破的當下,投資機遇也會更加多元化。具體到細分賽道,算力鏈重點關注服務器、PCB、CPO、銅纜、電源、液冷等產業鏈,這也是國內企業深耕多年,具備優勢的環節。而AI終端則相對預期充分,需觀察熱門新品的放量節奏。

風險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大模型等發展不及預期、晶圓廠擴產不及預期、新產品研發進展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