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剴剴案」北院今選出國民法官 將密集開庭13天5/13宣判
▲涉與妹妹聯手虐死1歲男童「剴剴」的保母劉彩萱(中)。(圖/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黃哲民/臺北報導
臺北地院審理保母姊妹劉彩萱、劉若琳涉聯手虐死1歲男童「剴剴」案,今(21日)上午選任6位國民法官與4位備位國民法官,隨即今下午2點多進行宣誓就任程序並閉門聽取審前說明,將從明(22日)上午9點10分起,在北院寶慶院區國民法官第2法庭,與3位職業法官共同審理本案。
「剴剴案」去年(2024年)4月18日偵結,劉彩萱與妹妹劉若琳被起訴涉犯凌虐兒童妨害身心發展致死等罪嫌,至今在押。本案列爲國民法官參審案件,歷經1年審前準備,日前從轄內國民法官候選名冊隨機挑出185人,今受通知實際到場89人,經審檢辯3方共同抽出30人篩選,順利選任其中6位素人擔任國民法官、4人擔任備位國民法官。
10位獲選任素人爲4男6女,年齡以31歲到40歲共3位居多,41歲到50歲、51歲到60歲及61歲到70歲各2人,23歲至30歲1人,其中2人無業,其餘在職行業包括設計、製造、資訊、金融與教育、廣告等,教育程度以學士7人爲主,博、碩士及高中各1人,居所地以文山區與中山區共5人最多。
▲涉與姊姊聯手虐死1歲男童「剴剴」的保母劉若琳。(圖/記者黃哲民攝)
獲選國民法官不分正選、備位,均會跟3位職業法官共同審案、可訊問被告與證人,但4位備位法官不能參與有罪無罪與量刑輕重的評議。
本案排定明起至下月(5月)8日連續13個工作日審理,開庭天數是國民法官參審制度施行以來最高紀錄,雖然其中3天屬於備用性質,對參審的素人造成不小的負擔。而先前歷次開庭,常有義憤的民衆在法院外示威抗議,臭罵劉氏姊妹「下地獄」、「虐童人魔罪大惡極」等語,上月(3)19日還有近千人聚集高喊「惡魔保母不得假釋」、「唯一死刑」等口號。
▲臺北地院審理「剴剴案」歷次開庭,法庭外常有氣憤的婆婆媽媽拉布條標語咒罵劉氏姊妹。(圖/記者黃哲民攝)
明上午9點10分開審第1天主要爲檢辯陳述、勘驗影片證物,後天(23日)將詰問關鍵證人外籍幫傭一整天,之後還將傳喚剴剴的前保母、劉氏姊妹家人、法醫師與鑑定醫師等證人,包括劉氏姊妹將轉爲證人身分接受詰問,表定5月5日量刑辯論。另排定2天評議,訂於5月13日下午2點30分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