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教師荒 業界人士 免師培將可任教

近年教師荒嚴重,教育部近日預告修法,放寬支援老師聘任,讓具業界實務經驗卻無師培經驗或未取得教師證者,從事較爲彈性教學工作,預計115年起聘。(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教師荒嚴重,尤其是自然科學、數學或工程等領域教師招聘不易,教育部近日預告修法,放寬支援老師聘任,讓具業界實務經驗卻無師培經驗或未取得教師證者,從事較爲彈性教學工作,預計115年起聘。教育團體批評,此舉破壞現行教師培訓制度,無視教師專業,倉促上路會引發更多教育問題,呼籲教育部不要反其道而行。

根據現行規定,高級中等學校依據學生需求、學校發展願景及特色,得聘任教學支援老師,擔任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或第二外國語文課程教學。

此次教育部修法,擬新增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科目」得聘任教學支援老師,指定科目由教育部依「師資培育數量規劃方案」所定供需評估指標,定期檢視需加強培育領域/羣科專長別後,評估指定適用科目。意指只要被教育部列爲指定科目,就能聘任教學支援老師,被質疑是開後門。

教育部說明,考量近年業界吸引力較強,教學現場面臨自然科學、數學或工程等領域教師招聘不易,爲提供學校另一個新管道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教職,引導相關領域系所畢業、具業界實務經驗卻無師培經驗或未取得教師證,也能從事較爲彈性教學工作。修正條文於今年11月30日施行,明年起聘。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批評,教師荒問題在於待遇差、教學環境不佳等因素,教育部不解決問題,卻反其道而行,擴大聘任教師管道,透過支教人員擴大開放專業人才轉任老師不恰當,不僅是破壞師培體系,還可能造成教學現場的亂象層出不窮,呼籲教育部從源頭做起,提升擔任教職的吸引力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全教產理事長林蕙蓉表示,擁有專業跟專長與教學是兩件不同的事情,不同於手語、本土語文等科目非主要考試科目,自然、數學等是主要學科納入考試成績計算,需要更嚴謹教學設計及清楚教育理念,擴大開放聘任管道,不需經過師培就聘任,未來恐怕會問題不斷。

林蕙蓉強調,教師除了平常教學外,還要負責班級經營、學生輔導管教等,貿然開放業界人士轉任老師,恐會讓學生家長投訴增加,希望教育部不論任何聘任管道,至少都要經過師培制度,認真看待教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