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教師荒出奇招!教育部新政掀波瀾 全教總怒轟毀師培
因應中小學教師荒,教育部規劃多元招募師資管道,全教總批評破壞師培體系。(全教總提供/林縉明臺北傳真)
因應中小學教師荒,教育部規劃彈性聘用管道,擬自115年度起讓具業界資歷者得以進入中小學教學現場擔任專業及技術教師或教學支援老師。全教總今天表達強烈反對,批評此舉將從根本摧毀我國原有的師培體系,呼籲教育部懸崖勒馬。
教育部長鄭英耀上週出席全國局處長會議時表示,預估5年後面臨國高中教師退休潮,教育部一直思考如何加速多元師資人力。教育部說明,開設各類學士後教育學分班,自114年擴大各類科學士後教育學分班開班數量,鼓勵社會人士投入教職,114學年度學士後教育學分班覈定招收人數約1300人,爲113年約150人的八倍。
另外,教育部規劃引導相關係所畢業且具業界資歷或曾任大專校院相關科系之講師及教授者,於強化必要之教學知能後(免修職前學分、免考試、免實習),得進入教學現場擔任專業及技術教師或教學支援老師,並預計於115年起聘任。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中小學教師與大專教師着重教授專業知識不同,高中以下教師面臨的學生多在成長階段,於品格、行爲、道德價值之引導着重度不亞於學科知識傳授。是以高中以下教師培育除了着重學科專業能力外,教育專業能力亦不可或缺。
全教總批評,教育部爲了解決現行師資荒,欲濫用現行技術高中「專業及技術教師」的特例方式,免職前學分、免考試、免實習,形同宣告現行師資培育沒有存在的必要,將從根本摧毀我國原有的師培體系。此外,爲鼓勵業界人士轉任,除了廣開方便之門外,還額外發給轉任獎金,將更強化年輕人不願進入教師領域的意願,不可不慎。
侯俊良以中等教育學程爲例,至少應修習26個學分,包含教育心理學、教育哲學、教材教法、教學原理、班級經營,以及教學實習等,成績及格後,應通過國家考試、教學實習半年,才初具踏入講臺的資格。
侯俊良表示,高中以下教師的工作重點不是僅在學科教授,一般科目的學科教學着重系統化知識建立,濫用技術教師任教將對教育現場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要求教育部停止假借技術教師偷渡一般科目專任教師的彈性師資規劃。
全教總建議,教育部若要解決教師荒,應該要提升準教師的入職誘因,合理的薪資待遇和完善的福利是吸引並留住優秀教師的重要因素。另外,當前教師常因濫訴而求救無門,教育部應痛定思痛,從法制面遏止校園濫訴,讓學校教育迴歸教學本質,展開重建教師專業尊嚴的具體行動,以提升教師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