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小炒“炒熱”樂平蔬菜

暮春時節,樂平市樂港鎮蔬菜種植基地,一排排鋼架大棚整齊排列,黃瓜、茄子、萵筍等蔬菜長勢喜人。菜農們正忙着採摘、裝車,將這些新鮮蔬菜運往浙江,專供當地的“江西小炒”餐飲店。

作爲全國首批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樂平素有“江南菜鄉”的美譽。樂平人既能種出優質蔬菜,又能炒出一手好菜。來自該市鸕鶿鄉、衆埠鎮等鄉鎮的烹飪軍團外出創業,租下門店開餐館。近年來,樂平人開設的“江西小炒”門店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憑藉鮮香可口、價格實惠的特點,受到當地羣衆歡迎。據統計,目前樂平人在省外經營的“江西小炒”已超5000家,從業人員逾1萬人。從田間到餐桌,“江西小炒”帶火了樂平蔬菜。

田間直達門店

“江西小炒”的火爆,爲樂平蔬菜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何將這一餐飲現象轉化爲富民增收的產業鏈?樂平市給出了答案。

去年以來,樂平市成立了由市商務局、農業農村局、供銷合作社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專門研究樂平蔬菜產業如何藉助“江西小炒”做大做強。最近一個多月,樂平市供銷合作社黨委委員王斌跑了六趟義烏,“我們選取了義烏的30戶‘江西小炒’商戶作爲試點服務對象,爲他們提供配送食材服務。目前,商戶普遍反映實現了降本、減負、增效。”王斌介紹,樂平市整合供應鏈資源建設數字信息和交易平臺,通過直採和配送體系,將農產品直接送至浙江等地的“江西小炒”門店,打通從田野到餐桌的“最後一公里”,確保新鮮、無公害、可追溯的“樂平菜”穩定供應。

“通過平臺配送,門店每天節省了兩個多小時的買菜時間,菜價還比市場便宜,太方便了。”在義烏經營“江西小炒”的樂平籍商戶韓曉平說。

推廣優特產品

樂平市蔬菜年播種面積達35.2萬畝,年產量120萬噸,如何讓這些優質蔬菜直達“江西小炒”的餐桌?樂平市推動訂單農業發展,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同時擴建冷鏈物流體系,目前已建成35個農產品冷藏保鮮庫。王斌算了一筆經濟賬,樂平人在省外經營的“江西小炒”門店有5000多家,按每家商戶一天至少採購200元蔬菜來計算,這對樂平蔬菜外銷起到很大作用。目前,該市已組織菜農、蔬菜銷售企業與“江西小炒”門店簽訂蔬菜保供合作訂單。

“我們不僅要保障供應,還要推廣樂平特色農產品,如樂平水芹、燈籠辣椒等,打造‘一村一品’。”王斌表示,未來將依託“江西小炒”門店,推動樂平蔬菜、物流、文化等產業聯動發展。

融入鄉土文化

在義烏“贛韻食府”,青磚黛瓦的裝修風格格外醒目。牆面懸掛的樂平古戲臺照片、循環播放的贛劇選段,讓食客在品嚐辣椒炒肉等菜品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郁獨特的贛鄱鄉土文化。

樂平是“中國古戲臺之鄉”,當地計劃通過招商,將美食與戲劇、陶瓷結合,在浙江金華開設“江西小炒”旗艦店,並引入農產品展示、贛劇表演等項目,進一步推廣樂平特色文化。

“我們要把餐飲店變成文化展示窗口,通過‘江西小炒’的影響力,吸引更多江浙滬的羣衆來樂平旅遊,激活文旅產業。”樂平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還將發展餐飲培訓、美食旅遊等新業態,讓“江南菜鄉”的名氣跟着“江西小炒”香遍全國。(記者 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