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蓮花:“走察轉辦”打通治理末梢 激活鄉村善治新動能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賀大叔,上次說低保材料不太清楚?別急,我帶了填好的模板來,咱照着準備就行!”在村民賀聖鳳家,江西省蓮花縣良坊鎮鎮幹部劉勁濤指着政策手冊,耐心地逐條講解。幹部沉下去的腳步越實,羣衆反映上來的心聲就越真。在良坊鎮,“走基層、察民情、轉作風、實事辦”閉環機制正悄然發力,將曾經堵在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的難題,一步步踏成通往民心的“最優一公里”,讓善治的暖意浸潤鄉村的角落。

“走”:腳步丈量民情,需求彙集於一線

以“走”爲基,推動幹部真正沉下去。依託“週五民情走訪日”,良坊鎮幹部的身影活躍在田間地頭、農家院落、企業車間,一張張小板凳圍成“民情板凳會”,坦誠交流間,羣衆的眉頭舒展或緊蹙,都被幹部們細心捕捉,羣衆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都被記錄在《民情日記》裡,隨時收集着村民的“心頭事”。

7月11日,布口村駐村幹部陳素蓮在走訪中連續聽到多位村民反映:野塘上自然村主幹道拐彎處,粗壯樹枝橫亙路中,嚴重威脅出行安全。村民王建文憂心忡忡:“孫子騎車上學必經這裡,拐彎加上擋道枝,太危險了。” 陳素蓮當即將情況記入日記,並現場確認隱患。灣溪村駐村幹部劉露露在《民情日記》中寫道:“走訪發現,許多村民希望晚上能跳舞、散步,但因部分路燈損壞或缺失,夜間活動受限。”

這是良坊鎮幹部“用腳底板丈量民情”的尋常一幕,幹部們在走訪中捕捉着鄉村真實的需求。通過全覆蓋、常態化走訪,截至2025年7月,全鎮累計走訪羣衆超過7200戶次,收集涵蓋人居環境、產業發展、矛盾糾紛等領域的各類問題建議500餘條,形成動態更新的“需求清單”,真正做到“腳上有泥、心裡有底”。

“察”:精準識別研判,資源匹配於關鍵

海量需求如何轉化爲精準行動?良坊鎮構建了精準的“察”析機制。鎮黨政辦公室牽頭,聯合相關業務辦公室,對彙總的“需求清單”進行集中研判:釐清性質、判定緩急、明確歸屬。同步梳理“資源清單”,摸清解決問題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及政策支撐點。

布口村“樹枝擋路”問題,在“察”析臺賬上被迅速定位爲“基礎設施維護——道路安全”,明確爲鎮村職責內需立即解決的個性問題,所需資源清晰。由鎮民生服務辦公室牽頭、布口村委會落實,要求立即清除,並排查同類隱患。

灣溪村“路燈問題”,被歸類爲“基礎設施維護——公共照明”,判定爲影響村民夜間活動安全的共性問題,需統一規劃解決,納入鎮級專項臺賬,由民生服務辦公室統籌推進。

如今,500餘條原始建議經“察”析高效梳理爲基礎設施維護、便民服務優化等7大類32小項,問題性質、責任主體、所需資源和解決路徑一目瞭然。

“這套機制如同精準的導航,將治理資源引向最需要的地方。”布口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王鬆丙說,“精準分類避免了‘眉毛鬍子一把抓’,真正將有限資源集中到了最迫切的關鍵環節。”

“轉”:作風轉變提效,任務生成於鏈條

問題精準識別、資源匹配到位,關鍵在於快速、準確地將責任轉爲具體行動指令。良坊鎮通過機制優化,推動“信息多跑路,幹部快辦事”,並即時生成清晰的“任務清單”,明確“誰在什麼時限內做什麼”。

6月,邑田村駐村幹部劉海峰在走訪時瞭解到,村裡的灌溉水渠由於年久失修,多處出現破損和堵塞,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灌溉。問題記錄並上報後,經“察”析明確責任與資源,僅1小時,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便收到了該信息及對應的任務清單,迅速安排工作人員與村幹部取得聯繫,商討具體施工方案。

村民劉大爺感慨:“現在幹部效率真高,是真心實意把咱老百姓的事當自家事辦!”這種高效的責任傳遞,讓羣衆真切感受到作風之變、效能之變。

“辦”:高效協同閉環,成效彰顯於實處

“辦”,是閉環的終點,更是檢驗機制成色的“試金石”。責任明確、“任務清單”在手,鎮相關辦公室、各村聞令而動,高效協同,確保問題不懸空、解決有迴音。

針對布口村的道路安全隱患,任務清單下達當日,鎮村幹部便帶着工具直奔現場,“攔路虎”被迅速清除。工作人員隨即排查全村道路,處理多處隱患。路過的村民王建文特意停下腳步,看着豁然開朗的路口,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這下踏實了!樹枝一清,拐彎處亮堂安全,孩子上下學,我這心總算放下了!”

下坊村的危房隱患同樣得到高效解決。村民郭樂傳憂心的老宅,經鎮村幹部勘查確認後,專項任務清單迅速生成。兩天後,搖搖欲墜的危房被徹底拆除。“這些危房不僅佔地方,颳風下雨時聽見瓦片響,心都跟着顫。”村民李豔萍指着空地長舒一口氣,“拆了,心裡石頭落地,村裡也安全敞亮了!”

從布口村道路隱患的立行立改,到下坊村危房的快速攻堅,都生動詮釋了“辦”的力度與速度。幹部們不再是坐等指示,而是主動作爲,現場就是辦公室,問題解決在一線。截至目前,收集的500餘個羣衆急難愁盼問題,已解決420餘個,剩餘問題正在積極協調推進,真正將“需求清單”轉化爲羣衆看得見、摸得着的“滿意清單”。

“走察轉辦”非空洞口號,而是貫通“需求、資源、任務”三張清單、激活基層治理末梢神經的“金鑰匙”。它以腳步丈量彙集民情深度,以智慧研判匹配資源精度,以清單明責保障落實速度,將治理效能切實轉化爲羣衆觸手可及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條以民爲本、務實高效的善治之路,正在良坊大地上越走越寬廣,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而持久的治理新動能。(劉宏、李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