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餘:智能快遞櫃“下鄉”打通便民末梢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近日,大餘縣新城鎮、池江鎮中通快遞網點完成數字化改造升級,首批智能快遞櫃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大餘縣交通運輸局深化“我爲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以科技創新推動快遞服務提質增效的生動縮影。
大餘縣交通運輸局聚焦羣衆“急難愁盼”,以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爲着力點,全力推進鄉村物流體系建設。此次智能快遞櫃項目遵循“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原則,通過政企緊密聯動、整合多方資源,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2萬元,在新城鎮建成2000個智能格口,在池江鎮佈設三組共1600個智能格口,構建起覆蓋30餘個行政村、服務8萬餘人的智慧物流網絡。
“以前取快遞要掐着網點營業時間,碰上農忙時節經常錯過取件。”新城鎮分水坳村村民葉海燕感慨,“現在隨時都能掃碼取件,方便多了!”智能快遞櫃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不僅有效解決了傳統快遞配送時間受限、包裹積壓、取件排隊等痛點,還藉助實時監控等技術手段,將包裹遺失率降低至0.3%以下,羣衆滿意度提升至98.6%。
數據顯示,完成智能化改造後,新城鎮、池江鎮兩個網點日均處理量分別達1500件和1000件,月均服務能力達8.5萬件。相較傳統模式,效率提升40%,人工成本降低30%,場地利用率提高50%,爲鄉村快遞網點可持續發展探索出新路徑。
在池江鎮快遞網點,站點負責人王紅路正耐心指導村民使用智能終端:“我們推行志願者幫帶機制,還製作了操作流程圖解,讓老年羣體也能輕鬆取件。”這種“科技+人文”的服務模式,讓智慧物流既有速度更有溫度。
“智能終端建設是打通農村物流‘最後一公里’的重要抓手,我們將不斷優化舉措讓更多優質農特產品搭上‘數字快車’。”大餘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志龍表示,將讓快遞服務成爲鄉村振興的強勁“新引擎”,切實讓羣衆感受到變化。(葉功富、彭青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