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快遞”打通鄉村發展“任督二脈”

7月16日8時許,隨着一輛快遞車的到來,曹縣普連集鎮柳園村村民張忠亮便開始了一天的分揀快遞工作。原來,張忠亮常年在外地打工,前段時間看到村裡要設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他便第一個報了名。

爲鄉村就業創業注入源頭活水

據瞭解,爲打通鄉村物流“最後一公里”,普連集鎮積極探索快遞進村新模式,綜合利用村黨羣服務中心、村級超市等資源,設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5個,每日收發快遞1800餘件,讓羣衆不僅享受到了便捷的寄遞服務,減少了取件距離與時間成本,還通過站點租金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這一舉兩得的好事,自然被不想再外出打工的張忠亮“盯”上了。

“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家門口就能掙錢,還可以照顧老人和孩子,中午也可以回家吃口熱乎飯,真好。”張忠亮高興地說。如今,張忠亮負責柳園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每日的收發快遞工作,雖然工作很忙,但每天都很充實。

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的設立,爲羣衆創造了就業崗位,吸引了衆多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了穩定就業,爲鄉村就業創業注入了源頭活水。

普連集鎮還將快遞站點與村黨羣服務中心有機結合,不僅聚集了人氣,又真正讓黨羣服務中心成爲羣衆溝通交流、方便辦事的場所,實現了村集體增收與方便羣衆生活的雙贏。

開啓鄉村消費的便捷之門

“在網上購買的微波爐到了,還有好幾個快遞在路上呢。現在有了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不用再跑到鎮上拿快遞了,真方便。”柳園村村民趙傳州告訴記者。原來,趙傳州是一個“網購迷”,家裡的大小物件都是從網上購買,以往他需要到鎮上取快遞。如今,快遞直接送到了家門口,趙傳州甭提有多高興了。

據介紹,以往農村地區物流配送滯後,羣衆購物選擇有限,網購商品配送時間長、取件不便。如今,快遞服務直抵村莊,羣衆輕點手機下單,心儀商品便能快速送達。大到家電傢俱,小到日用百貨,豐富多樣的商品涌入鄉村,極大地滿足了廣大羣衆的生活需求,提升了生活品質。羣衆在家門口的“快遞服務站”就能領取到來自各地的快遞,節省了時間。

爲農產品外銷鋪就黃金通道

在普連集鎮,每年種植近萬畝黑小麥,隨着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的設立,黑小麥種植加工戶郭玉寶也成了受益人之一。

“以前,我們生產的農產品都是通過線下渠道銷售,訂單量較少,客戶比較單一。現在‘快遞進村’,我們也開始藉助網店、直播等形式銷售,農產品直接通過快遞寄出,銷量明顯提高了。”郭玉寶告訴記者。

由於以前農產品銷售渠道窄、物流成本高,嚴重製約了農民增收。如今,這些“鄉村好物”通過快遞走進城市千家萬戶,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讓鄉村產業發展充滿活力。

“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的成功實踐,不僅破解了農村物流末端配送難題,更搭建了城鄉資源互通的關鍵紐帶。”普連集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郭茹表示,未來,普連集鎮將以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爲基礎,持續優化配送體系,計劃將站點覆蓋到30個行政村,同時深化與電商平臺合作,培育專業人才隊伍,探索便民惠民新舉措,不斷推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爲其他地區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範本。

菏澤日報 記者 毛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