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督二脈打通 淡水房市漲聲響起

目前淡海新市鎮熱銷主力爲「低總價、小坪數」產品。(王莫昀攝)

淡江大橋預計於2026年5月通車,淡北道路也積極施工中,都即將爲淡水地區交通打通任督二脈,再加上新北大巨蛋第二階段選址結果,將「樹林機五」與「淡海二期」列爲優先評估標的,以及中央推動賴清德總統「淡海科學城」政見,在重大利多頻頻放送下,似乎也讓淡水房市「漲聲響起」。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新北市地政局等資料,淡江大橋於2019年動工,自動工前一年至今,七年間淡水與八里的房價和人口數皆明顯上揚,淡水房價從平均每坪23萬元,漲至今年的每坪31.5萬元,漲幅37%,而八里房價則從每坪19.6萬元,漲至27.9萬元,漲幅逾4成。

由於淡江大橋預計於2026年5月通車,屆時將大幅縮短淡水與八里之間的車程距離,也爲雙北房市增添一大利多。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淡水和八里因位處大臺北地區的西北部,到臺北市中心的距離遠,交通問題長期以來有發展瓶頸,雖然有輕軌與捷運銜接,但往返臺北市區通勤時間普遍超過1小時。未來隨着淡江大橋、淡北道路與淡海輕軌二期陸續推進,有望改善交通條件,解決交通痛點。

新北市地政局表示,淡水區受惠於淡海輕軌及淡江大橋即將完工通車等重大利多影響,使得區內整體交易價格多呈現上漲趨勢,未來淡江大橋串聯八里、淡水及北海岸路網後,將使交通及生活機能更趨完善,有助於吸引人口移入,房價呈現穩定成長趨勢。

至於竹圍生活圈因鄰近臺北市,生活機能成熟且聯外較不受交通因素影響,房價支撐力道較佳,呈現上漲的趨勢。淡北道路已於2024年1月動工,預計2029年6月完工通車,通車後,淡水區交通路網將更趨完善,將對區內整體房市產生正面影響。

地政局表示,淡水依不同區段有不同生活機能的優勢,連帶影響區域實價登錄的高低,主要是淡水捷運生活圈,商業活動熱絡,生活機能完善,爲淡水區主要生活圈,大樓房價平均達36.7萬元/坪;其次是淡大生活圈,因淡江大學附近具自住及租屋需求,生活機能佳。大樓產品均價約每坪29.4萬元;新興新民新春生活圈,鄰近中山北路及真理大學附近,大樓產品均價達每坪27.6萬元;沙崙生活圈串連淡海新市鎮與淡水市區路網,大樓單價約35.8萬元。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分析,淡江大橋將串聯淡水、八里與林口,縮短跨區通勤時間,並且強化北海岸與雙北都心的連結,對首購族與自住客羣特別具吸引力。而八里房價基期比淡水更低,且受惠交通利多效應,房價漲幅已經領先,未來更可能成爲淡水需求外溢的主要承接區。

張菱育指出,新北市政府研議「新北大巨蛋」的選址方案,淡海二期被列爲潛在評估基地之一。若有機會落腳淡水,將有望帶動周邊商業發展與觀光人潮,對區域發展產生加乘作用。不過,淡海二期腹地雖大、開發潛力高,但距離臺北市區仍遠,加上目前周邊交通運能與基礎設施尚待補足,若要打造大型場館,仍須同步規劃交通疏運與公共設施,才能真正轉化爲區域發展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