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進軍中亞市場,能把當地快遞價格打下來嗎?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鍾黛

繼歐美、東南亞之後,中亞成爲快遞企業出海的熱土。

近日,圓通國際快遞(06123.HK)公告稱,旗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聯城物流環球有限公司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國家郵政服務機構KazPost簽訂合夥協議,內容有關在哈薩克斯坦成立合夥企業。該合資企業的法定資本爲100萬美元,其中,圓通出資約60萬美元。合資企業的業務範圍包括在中亞發展國際快遞、國際空運及海運貨運的代理服務。

當地物流發展水平與電商規模不匹配,或是圓通進軍中亞的原因之一。小吾於去年從中國來到哈薩克斯坦尋找工作及創業的機會。他對時代週報表示:“哈薩克斯坦的物價高,而且基本都是中國貨,款式很少,本地電商平臺的東西很貴。我的衣服、鞋子、吃喝、家庭用品、中小件物品,基本上都是從中國的電商平臺上購買。”

不僅如此,小吾表示,有不少哈薩克斯坦本地人也在使用跨境電商平臺。“他們覺得便宜,但不太會使用這些App。我的本地同事會讓我幫忙操作下單。甚至,哈薩克斯坦已衍生出了在拼多多、1688上代爲下單並收取費用的服務,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過相關廣告,餐館的餐桌下面也會被塞廣告卡片。”

哈薩克斯坦貿易和一體化部部長阿爾曼·沙卡利耶夫在今年7月表示,哈薩克斯坦電子商務市場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年增長率超過20%,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但數名哈薩克斯坦居民對時代週報表示,當地基本沒有大型快遞公司;本地頭部電商平臺KASPI在物流上和Yandex有合作,後者相當於一個網約車平臺,提供綜合服務;跨境電商物流方面,主要依靠衆多小型的物流公司和個體創業者,市場較爲分散。

拼多多火到中亞

從新疆烏魯木齊出發,經霍爾果斯口岸前往哈薩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直線距離約1000公里。伴隨着中哈交流日益頻繁,跨境電商和跨境物流的需求也被帶火了。

“我身邊有挺多親戚朋友在哈薩克斯坦上班、創業和上學。目前中哈兩國關係比較好,很多事情感覺挺有機會的,可以過來闖一闖。我是哈薩克族,會哈薩克語和中文,在語言上有優勢。”小吾對時代週報表示。

據小吾觀察,自從2023年中哈免籤後,來哈薩克斯坦的中國人變多了,且中國人在當地的就業選項也較爲豐富,“有幹餐飲、服裝的,有人在TikTok上面帶貨的,有帶旅遊團的,有從事建築工程業的,還有和政府對接大型礦產項目的“,各行各業都有。

小吾表示,當地收入水平不高,但物價卻很貴,因而催生了跨境網購和跨境物流的需求。“就我身邊的情況而言,體制內的工作月薪約爲25萬堅戈,約相當於3千多人民幣。中國公司的外派崗工資會高一點,我稅後到手約45萬堅戈,相當於7千多人民幣。此外,有些個體戶收入很高。”

他表示,當地市場上流通的多爲中國貨。“有些東西在國內才值幾塊錢、十幾塊錢,拿到哈薩克斯坦,就五六十、七八十地去賣。所以我選擇多承受一點運費,哪怕等上十天、半個月,也從國內的電商平臺下單。“

在哈薩克斯坦從事跨境物流工作的皮特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皮特表示當地的物價水平高,而中國生產了很多新奇、好玩又便宜的東西,因而跨境電商和物流較爲火熱。

“就我身邊的情況而言,跨境電商的滲透率約爲百分之二三十。我自己不經常網購。身邊的朋友會在中國的電商平臺上買廚具、小櫃子、旅遊用品等百貨用品,便宜且種類多。”皮特提到,他還認識很多當地人在1688上大批量採購商品,運到哈薩克斯坦來分銷。

不過,上述受訪者也提到,從中國到哈薩克斯坦的跨境電商物流市場較爲分散,而哈薩克斯坦基本沒有類似於國內四通一達的大型快遞公司,很多都是小型物流公司和個體戶。

“我在國內電商平臺買的東西,基本上都是通過小型物流公司運送的。國內的賣家會把貨發到在廣州的倉庫,有人把貨從廣州發到阿拉木圖。這些物流公司不支持送貨上門,會在羣聊或者朋友圈發佈到貨消息,需要自取。有的時候一個城市只有兩三個取貨點,而且比較遠,還需要叫個跑腿代取。”小吾對時代週報說道。

小吾稱,當地個人創業型的小件電商物流服務商太多了,“我朋友和表妹都幹過,租個倉庫、找到場地就能幹。我表妹他們就是去貨場,把兩三箱貨塞到車裡,運回家,在家裡面分揀、整理好,通知買家來取貨就行。”

皮特也表示,當地的跨境物流公司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有些貨物要花一兩個月才能到客戶手裡,甚至出現丟貨的情況。此外,跨境物流退換貨也比較麻煩。

“我們小區附近不知啥時候開了個圓通的站點,但使用的人不多,知名度不高。”皮特稱。

小吾表示,如果圓通等企業發力中亞,希望他們能把快遞的價格給打下來,“小型跨境電商物流公司的收費約爲3美金/公斤至4.5美金/公斤,再加上使用Yandex跑腿、代取的費用,挺貴的”;其次,希望快遞企業能佈置更多的取貨點,如能提供送貨上門的可選項更好。

圓通加速”出海“

2024年是圓通“全面國際化”的開局之年。今年3月,圓通國際快遞公告,任命周建爲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周建有着十餘年的快遞行業經驗和多年的國際業務經驗,被認爲在圓通國際化業務上有着廣泛的施展空間。

而在對中亞的佈局上,圓通近一年以來動作不斷。早在2023年10月,圓通與哈薩克斯坦國家郵政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依託各自資源和能力優勢,雙方將在物流信息系統、自動化物流設備、多式聯運、綜合轉運中心、末端驛站及跨境商貿等方向開展合作。

圓通速遞董事長喻渭蛟介紹,圓通已在哈薩克斯坦建立覆蓋全國的配送網絡,可爲電商平臺及客戶提供合規、穩定、便捷的快遞物流服務。今年7月,喻渭蛟與哈薩克斯坦貿易和一體化部部長阿爾曼·沙卡利耶夫在北京會晤,雙方就共同建設中亞地區規模最大的電商物流中心達成重要共識。

此外,圓通國際快遞行政總裁周建則稱,將與哈薩克斯坦國家郵政不斷擴大跨境電商快遞業務量及服務能力,並拓展倉儲、物流以及商貿等業務板塊。在此基礎上,圓通還將從阿斯塔納、阿拉木圖等核心城市鋪開,逐漸加密末端驛站建設,完善涵蓋快遞、倉儲、物流、空鐵海公多式聯運等在內的綜合物流供應鏈網絡服務,將物流服務鋪到哈薩科斯坦全境。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對時代週報分析稱,中亞作爲亞歐大陸交通的重要支點,物流需求增速明顯。中亞地區對能源行業,製造業,農業等物流需求較大,這正是我國近年來進出口產品的重點領域。

他進一步分析稱,圓通選擇哈薩克斯坦作爲進軍中亞的支點,可能基於以下原因:一方面哈薩克斯坦與中國貿易增速強勁,2023年中哈貿易額增長30%;另一方面哈薩克斯坦電商經濟發達,截止2023年電商佔零售總額的比重達12.7%,互聯網普及率爲90.9%;最後哈薩克斯坦基礎物流設施落後,提早佈局有利於更好的佔領市場份額。

大手筆投入的圓通會否對哈薩克斯坦原生的物流公司造成衝擊?皮特表示不太擔心。他認爲,圓通的全面發展還需要一段時間,當地居民已經習慣了和物流公司合作,圓通的送達時間也和物流公司不相上下。至於其合作伙伴哈薩克斯坦國家郵政,在當地的使用率也較低,“我在哈六年間,只使用過兩次”。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樑振鵬對時代週報分析稱,圓通在中亞佈局跨境物流的關鍵在於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和建立完善的物流網絡。難點可能在於中亞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法律法規和語言文化等方面。資本開支對於圓通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投入,但並不是唯一的因素,還需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如人力資源、運營管理等等。

未來,圓通將如何在哈薩克斯坦拿下市場份額?就此,時代週報諮詢該公司,截至發稿未獲迴應。

國內卷不動了?

回到國內快遞行業,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快遞業一共配送了800億件快遞,比2023年提前59天達到這個數量級,但是快遞公司的單票收入卻繼續下跌。

根據各快遞公司簡報,5月份,圓通的單票收入爲2.23元,分別同比下降了3.89%。此外,順豐、韻達和申通也同樣如此,三家公司5月份的單票收入分別爲15.25元、2.03元和2.01元,同比減少1.17%、16.80%和9.05%。

中通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爲99.6億元,同比增長10.9%,但淨利潤爲14.48億元,同比下降13.0%,包裹單價下降2.5%。

單票綜合歸母淨利潤方面,圓通速遞2023年該項指標爲0.18元,同比下降0.04元,降幅爲21.7%;2024年第一季度爲0.17元,同比下降0.03元,降幅爲16.6%。

換句話說,快遞公司送出了更多的包裹,但它們利潤沒能跟規模同步增長。

IPG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時代週報表示,圓通等快遞巨頭在國內的業務發展可能面臨一些困難和瓶頸,例如市場競爭激烈、成本壓力增大等。“爲了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他們需要不斷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拓展新市場、提高服務質量和技術創新等方面。例如,圓通正在積極佈局跨境電商物流、快遞櫃、即時配送等領域,以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現代物流報》社長楊達卿則對時代週報表示,國內快遞企業面對存量消耗式競爭,需要不斷調整發展。一是發展供應鏈集成服務,從快遞服務走向高時效的快鏈服務;二是補充專業物流服務短板,重點開拓醫藥、生鮮等高附加值細分市場;三是協同跨境電商企業走出去,不斷完善新興市場國際網絡佈局。

(應受訪者要求,小吾和皮特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