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黃護腸、穩血糖 專家揭加2物 吸收率暴增20倍

薑黃具有抗發炎的作用,適量食量有助改善腸躁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腸躁症患者常苦於便秘或腹瀉的困擾。營養專家洪泰雄表示,薑黃是一種天然抗發炎的草藥,可改善腸躁症症狀,還具有促進肝臟排毒、提升免疫力、幫助血糖控制與緩解關節炎不適等好處,而搭配黑胡椒或健康脂肪一起食用,可增加其中有效成分薑黃素的吸收。

洪泰雄在臉書粉專PO文表示,腸躁症是常見的消化系統功能障礙,症狀包括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等,而薑黃(Turmeric)中的薑黃素(Curcumin)具有抗發炎、抗氧化和腸道調節作用,能幫助舒緩腸躁症的不適,並促進腸道健康。

洪泰雄表示,薑黃是一種來自姜科的草本植物,其根部常被用作香料或草藥;薑黃素是薑黃的主要活性成分,負責其抗發炎與抗氧化作用,對腸道、免疫系統、關節、腦部等有益。

洪泰雄表示,薑黃是一種天然抗發炎、腸道修復的超級草藥,不僅適合腸躁症患者,也適合想要增強腸道健康、提升免疫力的人,除改善腸躁症之外,薑黃對健康益處,還包括預防胃潰瘍、抗發炎、提升免疫力、促進肝臟解毒、保護肝臟、幫助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風險與促進關節健康,減少關節炎症狀。

洪泰雄表示,要增加薑黃素吸收有 2️種方法,1搭配黑胡椒:黑胡椒中的胡椒鹼能提高薑黃素的吸收率高達2000%。2️與脂肪一起食用:薑黃素是脂溶性成分,與椰子油、橄欖油、魚油等健康脂肪一起食用,可提升吸收效果。

食藥署在官網則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薑黃素食用量,以每公斤體重食用0至3毫克爲基礎,最多攝取200毫克以內,另曾有研究顯示,薑黃素可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糖及降低器官移植抗排斥藥的療效,因此服用抗凝血、抗血小板藥物病人,如果同時食用含高劑量薑黃素的產品,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應監測出血的徵兆和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