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行業觀察:英偉達GTC2025大會聚焦AI與量子技術;騰訊年報或揭示資本開支動向
隨着全球科技領域進入密集催化期,2025年3月的計算機行業迎來兩大關鍵事件。英偉達GTC2025大會召開在即,其新增的“ChinaAIDay”及量子計算議題引發全球關注;與此同時,騰訊即將發佈的2024年年報,或進一步明確國內大廠資本開支的擴張趨勢。海外技術突破與國內產業升級形成共振,國產AI技術及應用的關注度持續升溫。
英偉達GTC2025:AI技術迭代與量子計算突破共振
英偉達GTC2025大會將於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1點拉開帷幕,CEO黃仁勳的主題演講聚焦代理式AI、機器人、加速運算等領域。此次大會的三大亮點值得關注:
其一,國產AI技術話語權提升。新增的“ChinaAIDay”線上專場,邀請字節跳動、阿里雲、百度等國內頭部企業參與,覆蓋大語言模型、多模態技術及行業應用案例。這一環節的設立,標誌着全球科技界對中國AI技術落地的認可。此前DeepSeek等國產模型的突破,已推動海外市場對中國AI產業的關注度顯著提升。
其二,量子計算從實驗邁向實用。英偉達首次設置“量子日”活動,吸引包括D-Wave、IonQ等國際量子技術公司參與。國內方面,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連續第二年強調“量子科技”的戰略地位,相關技術正加速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例如,國內廠商在量子通信、加密等領域的研發進展,與海外技術突破形成映射,產業長期潛力凸顯。
其三,物理AI加速工業數字化進程。大會將重點討論基於生成式世界基礎模型(WFM)的工業仿真技術。英偉達於2025年1月推出的Cosmos平臺,通過合成數據模擬真實場景,已在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開發中展現效率優勢。物理AI的推進,或成爲工業數字化升級的關鍵驅動力。
國內大廠資本開支擴張:AI應用與算力需求雙線並行
騰訊將於3月19日發佈2024年年報,其資本開支預期成爲行業風向標。結合阿里近期宣佈的3800億元AI與雲計算投資計劃,國內大廠對算力及應用的投入力度顯著增強。
資本開支向推理側傾斜。IDC預測,到2026年中國AI服務器中62.2%的算力將用於推理,而推理側需求直接關聯應用端的商業化進程。當前,AIAgent等產品迭代加速,電商、金融、醫療等領域的AI應用滲透率持續提升。以阿里爲例,其核心電商部門已明確將AI技術應用納入2025年績效考覈,並計劃推出對標抖音的“殺手級AI應用”。
雲廠商主導AI基礎設施升級。國內頭部雲廠商正通過軟硬件協同優化,推動AI服務的標準化與規模化。例如,阿里雲啓動的“T項目”,聚焦下一代AI引擎與多模態技術研發;騰訊則在年報發佈前密集釋放AI原生應用進展。隨着推理算力佔比提升,雲計算廠商的角色從算力提供者轉向AI生產資料整合者,商業模式面臨深刻變革。
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培育未來產業”,疊加地方產業基金加速佈局(如廣東省100億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基金),AI技術與傳統行業的融合進入快車道。與此同時,英偉達新芯片B300預計於第二季度試產,其算力性能提升或進一步刺激全球AI基礎設施需求,國內廠商在技術適配與生態構建上的進展值得關注。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