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行業觀察:AI眼鏡密集亮相;科技巨頭競逐AI編程
過去一週,計算機行業迎來端側AI產品與AI編程工具的雙重爆發。AI眼鏡領域密集發佈新品,硬件創新持續突破;與此同時,谷歌、百度等科技巨頭加速佈局AI編程工具,開發者生態競爭進一步升級。
端側AI產品密集落地,硬件創新成焦點
AI眼鏡正加速從概念走向量產,成爲端側AI落地的重要載體。6月26日,小米發佈對標Meta的AI眼鏡,主打語音交互與輕量化設計,搭載高通AR1芯片,支持實時翻譯與AI識物,續航達8.6小時,電池容量較Meta提升64%。同日,Rokid與藍思科技聯合推出的AR眼鏡RokidGlasses正式下線,重量僅49克,集成通義千問等AI平臺,支持多語種翻譯、AR導航等功能,預售訂單已突破25萬臺,2026年目標出貨量達百萬臺。
技術突破推動市場擴容。據WellsennXR數據,2025年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達60萬臺,同比增長216%,Meta的Ray-Ban系列佔據主導地位。Meta近期聯合Oakley推出運動場景AI眼鏡OakleyMetaHSTN,支持運動數據監測與語音交互。上海交大團隊則在Nature子刊發佈可穿戴視覺輔助系統,面向視障人羣實現多模態感知,進一步擴展AI眼鏡的應用邊界。
硬件迭代與場景拓展並行。雷鳥5月發佈的X3Pro搭載4nm芯片與光波導全綵顯示,結合阿里多模態大模型實現場景交互;LIPO李白的“星同學”眼鏡聚焦教育場景,利用AI算法分析用眼行爲數據。下半年,阿里、三星等十餘個品牌計劃推出新品,Meta預計在三季度發佈多形態AI眼鏡,行業競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
AI編程工具升級,開發者生態競爭加劇
AI編程工具的智能化與開源化成爲科技巨頭佈局的核心方向。6月25日,谷歌推出開源智能體GeminiCLI,支持自然語言編程與工作流優化,並與VSCode等開發工具深度集成。百度發佈“文心快碼ComateAIIDE”,首創設計稿一鍵轉代碼功能,其內部43%的新增代碼由AI生成。字節跳動旗下Trae接入豆包大模型1.6,新增多行代碼批量修改與預測功能,編碼效率大幅提升。
垂直場景成爲商業化突破口。OpenAI發佈的Codex可調用GitHub代碼庫,30分鐘內完成原本數日的開發任務;Anthropic的ClaudeCode在測試中單次完成45分鐘人工任務。紅杉資本指出,垂直領域智能體因“理解行業語言”更易突圍,編程場景已誕生ARR超5億美元的產品。
開源協議與生態協同成關鍵。MCP協議通過統一通信標準降低工具集成門檻,推動智能體互聯互通;華爲、小米等終端廠商加速端側部署,結合雲端算力構建“智能體工廠”。業內分析認爲,AI編程工具正從輔助工具轉向“自主執行”,技術迭代與生態完善將重塑開發者競爭格局。
當前,AI硬件創新與軟件工具升級雙向驅動,端側落地與行業應用加速融合。隨着技術成熟度提升與產業鏈協同深化,計算機行業正邁向AI驅動的全新時代。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