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連成坦言:馬太鞍溪恐持續產生新湖 處理需「萬無一失」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說明花蓮馬太鞍溪新堰塞湖的狀況。(行政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即將滿月,怎料今天空勘發現溢流口下方因邊坡滑動崩塌,造成河道堵塞,又形成1個小型的堰塞湖,初估總蓄水量可達50至60萬噸。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坦言,崩壁不斷坍塌確實有可能會再產生新的堰塞湖,且因馬太鞍溪堰塞湖看不到也走不到,必須提出萬無一失的周詳計劃因應處理。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空勘發現,馬太鞍溪堰塞湖約800公尺處右岸邊坡再度滑動,造成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堰塞湖體,依現地初步判定,湖體壩高約40公尺,目前蓄水量約10萬噸,若降雨持續,預估約24小時後將達蓄滿狀態,屆時水量約達60萬噸並在30分鐘內潰決,洪峰流量約每秒670立方公尺,下游馬太鞍溪橋斷面水位可能上升約70公分。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下方因邊坡滑動崩塌,造成河道堵塞,今天又形成1個小型的堰塞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下方因邊坡滑動崩塌,造成河道堵塞,今天又形成1個小型的堰塞湖;左爲20日空拍,右爲21日空拍。(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中央前進協調所季連成上午結束視察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形成後,立刻驅車返回光復關心馬太鞍溪便道現況、河道施工人員、機具跟周邊保全戶的疏散撤離狀況。
季連成說,新的堰塞湖因兩側邊坡崩塌造成大量土石堵住河道後在今天早上形成,從空拍圖可見新湖的顏色與舊湖不同,因爲目前水量不多,下午已出動無人機勘查精算壩體資訊,假定以總蓄水量50至60萬噸溢流,下游水位可能會達60至70公分高,逼近馬太鞍溪涵管便道警戒值,這時就會預防封閉。
他說,馬太鞍溪南下便橋周邊4戶13人被列爲保全戶,經村長、警消協助加上民衆也有警覺心,現都已疏散撤離完畢,其中1戶1名長者因臥牀行動不便,也請救護車載往鳳榮醫院暫時安置;公路局、水利署河道施工的機具跟人員也都先暫時撤離以策安全,待警示解除再恢復工程。
由於馬太鞍溪堰塞湖周邊邊坡不穩,持續崩塌是否會再產生新的堰塞湖?季連成直言有可能,像馬太鞍溪這樣大的堰塞湖,是世界數一數二,且它位在杳無人煙之處,距有人的地方約15公里,要用工程方式解決處理非常困難,除要開闢便道上去,還要思考汛期便道恐遭水沖毀,屆時施工人員跟機具就沒辦法下山,物資也沒辦法送抵,「解決方案必須是萬無一失的周詳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