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離你有多遠?旅行外出 謹防花蚊子
近期,南方部分地區出現基孔肯雅熱的新聞頻繁登上熱搜。這個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離我們多遠?別慌,有請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的專家,教你如何避開搞事情的“花蚊子”。
基孔肯雅熱不會人傳人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主要流行於東南亞、南亞和非洲地區,通過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叮咬傳播,無人傳人的證據。
據介紹,基孔肯雅熱通過受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播,人是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宿主。伊蚊在叮咬病毒血症期的人或動物後,病毒在蚊蟲體內繁殖併到達唾液腺內增殖,經2至10天的外潛伏期再傳播病毒。潛伏期爲1~12天,多爲3~7天。
這個病毒屬於人羣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目前,北京市偶有境外輸入病例。
病毒多流行於這些地區
市疾控中心傳地所的專家介紹,基孔肯雅熱疫情曾在非洲、美洲、亞洲、歐洲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島嶼上發生,已在119個國家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
2010年以來,我國曾報告來自東南亞、非洲、中亞等多個地區的輸入病例,並在廣東等地發生本地傳播。
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
基孔肯雅熱患者的主要症狀包括突發高熱(>39℃)、對稱性多關節痛、皮疹等,以輕症爲主。
同時,在高危人羣,如嬰兒、65週歲以上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中,可能會引發重症。
多數患者一週內會好轉,部分病例關節疼痛的症狀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花蚊子就愛這個點出沒
北京能夠傳播基孔肯雅熱的蚊種爲白紋伊蚊,未發現另一種傳播媒介——埃及伊蚊。
白紋伊蚊體黑而有白紋,俗稱“花蚊子”或“黑蚊子”,能夠傳播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和寨卡病毒病等蚊傳疾病。其白天吸血,吸血高峰爲早上6—8點和下午17—19點。
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蟲叮咬。
花蚊子主要來源於各種小型且清潔的水體中,例如室外堆積廢棄的盆、桶、鍋、碗,或者室內的插花瓶、水缸、花盆托盤等。這就需要我們以清理蚊幼蟲孳生地爲基礎,並根據情況合理使用生物、物理和化學方法殺滅蚊蟲。
旅行者的防疫指南
出發前,建議旅行者先了解哪些地區正在發生暴發疫情或存在較高的基孔肯雅熱感染風險。出行時,若前往暫無疫情但存在感染風險升高的地區或正發生暴發疫情的地區,宜攜帶含有避蚊胺、驅蚊酯、埃卡瑞丁等活性驅蚊成分的驅避劑。
旅行結束後2周內仍需預防蚊蟲叮咬,避免等病原體帶入境內。若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關節疼痛或皮疹症狀,請及時就醫。
蚊子喜歡你不是因爲血甜
有人說蚊子喜歡叮誰跟血型有關係,因爲“血甜”,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不過,誰更容易招蚊子,確實有些因素是已經得到證實的。今天,市疾控中心專家就來給蚊子喜歡的人畫個像。
汗腺發達者汗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鹽分以及氨基酸等物質。這些物質會隨着汗液揮發到空氣中,蚊子的嗅覺感受器能夠探測到這些物質的氣味,尤其是乳酸等成分,對蚊子有很強的吸引力。常洗澡,保持皮膚清爽,流汗時及時擦去汗液,可以減少汗液氣味對蚊蟲的吸引。
體溫高者蚊子對溫度十分敏感,它們能感知到周圍環境中細微的溫度變化,更容易被體溫較高的人吸引,就像在黑暗中更容易發現溫暖的目標一樣。
勞累和呼吸頻率較快者呼吸頻率快的人往往呼出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是蚊子尋找獵物的重要線索之一,蚊子可以通過感知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和流動方向來定位目標。
愛用香水者蚊子喜食花蜜露,因此,使用香水、化妝品、面霜等帶花香味的物品後,被蚊子叮咬的概率會上升。不過,並非所有的香味都會招惹蚊子,如男士常用的古龍香水中因帶檀香味,反能起到驅蚊的作用。
此外,蚊子對特殊的氣味比較害怕,一些天然植物對蚊子有驅避作用。比如夜來香、艾葉草,其中最明顯的是除蟲菊,對蚊子有很強的驅避甚至殺滅作用。檸檬草油、香茅和香葉醇等氣味蚊子也不喜歡。
穿深色衣服者蚊子有複眼,能感知光線和顏色變化。深色衣物如黑色、深藍色等,吸收光線多、反射光波少,會在蚊子眼中形成明顯輪廓,讓穿深色衣服的人更“突出”,成爲蚊子尋找目標時的優選。因此,在蚊子較多的地方,儘量穿淺色的長袖衣服,同時要穿襪子,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人蚊接觸,蚊子感覺到人的皮膚溼度降低、皮表揮發物減少,也會減少叮咬。
本組文/本報記者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