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創近十年新高,機構稱“慢牛”行情處於進行時

A股延續強勁上漲態勢,市場迎來“里程碑”式突破——三大指數齊創近年新高,A股總市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

週一(8月18日),滬指報收3728.03點,漲幅0.85%;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收漲1.73%%和2.84%。兩市全天成交額2.76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放量5196億元。按當前收盤價和總股本計算,A股市值總和突破100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資金面上,市場交投持續活躍,資金做多情緒高漲。截至當日,滬深兩市成交額已連續四個交易日突破2萬億元;兩融餘額截至8月15日達到2.06萬億元,其中融資餘額近2.05萬億元。

“目前,市場仍處於慢牛進程中,估值雖然已脫離低位但尚未透支,機構倉位亦回升至歷史中高水平。”華鑫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嚴凱文告訴第一財經。

“流動性與預期好轉驅動的牛市較爲健康。”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對記者表示,預計此輪行情具有較強持續性,後續仍有多重重要催化因素。不過,業內也提示稱,當前,投資者情緒上升較快,應警惕市場後續存在過熱可能。

滬指重返3700點創近十年新高

8月18日,A股市場主要指數均創出階段新高或歷史新高。

其中,滬指盤中最高達到3759.1點,突破了2021年2月曾觸及的3731.69點高點,創下自2015年8月之後的新高;深成指報收11835.57點,盤中最高站上11919.57點,突破去年10月初的高點,創下2023年4月下旬以來的新高;北交所市場的兩隻指數北證50指數、北證專精特新指數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北證50站上1500點整數關口。

個股也迎來普漲。當天,全市場超4000只個股上漲,逾百隻個股漲停。

不僅如此,A股總市值水平站上了新臺階。據Wind統計,截至18日收盤,A股總市值達100.1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約14.33萬億元。

板塊方面,當天,AI、大金融等板塊表現搶眼。其中,長城證券(002939.SZ)在8月13日至18日收穫四連板,指南針(300803.SZ)、同花順(300033.SZ)在18日當天均收漲超10%。同時,液冷服務器等AI硬件股持續爆發,強瑞技術(301128.SZ)等20餘股漲停。

拉長時間線看,自上月以來,A股便持續上攻,滬指從3500點下方一路上行至3600點,8月15日盤中突破3700點。數據顯示,7月初至今,滬指區間漲幅超8%,若從4月低點計算,滬指至今的區間最大漲幅已接近兩成。

在此背景下,資金面、情緒面均持續活躍。據東方財富數據,8月13日至18日連續四個交易日,A股單日成交額均超2萬億元,分別達到2.15萬億元、2.28萬億元、2.24萬億元和2.76萬億元。

融資客也在跑步進場,帶動兩融餘額節節攀升。

據披露,8月5日,兩融餘額達到2萬億元,爲2015年7月以來首次重返這一水平。此後的8月8日至15日,兩融餘額持續增加,截至15日已達到2.06萬億元,其中融資餘額近2.05萬億元。

“處於牛市上半段”

對於當前的A股市場,多方分析認爲,“慢牛”行情處於進行時。

“當下,市場演繹慢牛行情,在政策和資金面的支持下,可能會迎來經濟面的回暖。”展富資產總經理鍾海波告訴記者。

星石投資認爲,目前正處於牛市上半段,流動性驅動後仍有基本面驅動等待接棒。“隨着各類政策的持續發力,國內內需將逐步企穩,企業盈利週期也將觸底回升,股市基本面驅動逐漸增強,有望帶來更持續更紮實的上漲。”該機構稱。

從行情進展來看,中信建投資深策略分析師夏凡捷分析稱,本輪慢牛行情始於6月23日,呈現出結構性景氣是當下市場的主要推力、內外部不確定性限制短期資金快速涌入、市場做多方向明確但節奏穩健等特徵。

資金層面,分析認爲,交易型資金延續活躍,股市流動性充裕仍是行情的主要驅動。

“現階段,居民資金入市或以存量資金加槓桿爲主,體現爲槓桿資金活躍度持續創階段性新高,同時新增開戶數、公募新發份額、私募備案數量改善但斜率有限。”華泰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何康說。

“上證指數在上週放量創階段新高,交易型資金活躍,風險偏好偏高。短期,券商指數大漲在統計上是積極信號,同時,資金面和政策面並未出現風險信號。”他認爲。

警惕市場後續過熱風險

那麼,“慢牛”行情後續將如何演化?持續性又將如何?

嚴凱文認爲,隨着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持續回升,有望進一步帶動市場賺錢效應的擴散。展望未來,在持續的政策託底與盈利預期回升的雙重驅動下,市場熱度有望延續。

“總體來看,市場目前還達不到看空的條件。”夏凡捷說,當前,外部條件無顯著利空,關稅博弈及地緣衝突出現部分緩和,同時國內經濟數據有所改善;市場情緒方面,儘管情緒指標顯示局部過熱,但尚未達到顯著全面過熱。

市場風險方面,兩融餘額持續攀升,槓桿資金風險是否加速累積?對此,董忠雲認爲,當前兩融餘額雖接近歷史高點,但從兩融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比重來看,本輪槓桿資金體量仍處於2014年以來51%的均值水平附近。因此,在他看來,當前,流動性與預期好轉驅動的牛市較爲健康。

不過,夏凡捷也提示稱,目前投資者情緒上升較快,需注意市場後續過熱可能。

他具體談到,從中期來看,市場“慢牛”行情後續演化存在兩種可能:其一是市場回調整固,放慢上漲節奏,“慢牛”的格局有望延續;其二是市場加速趕頂,可能因爲交易過熱或交易結構惡化出現大幅回調,導致本輪“慢牛”行情結束。

行業配置方面,他建議,以紅利板塊作爲底倉,對新賽道的進攻應注重賽道間輪動。重點關注板塊包括紅利、液冷服務器、AI、創新藥等。

何康認爲,中報密集披露期間,交易結構或受影響。行業層面,基本面有支撐、近期創階段性新高或接近前高的方向,更可能成爲主線,以AI鏈、創新藥、軍工等爲典型代表;細分方向上,建議適度高切低,如AI鏈內部可以適度增配國產算力、AI應用、存儲芯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