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再創10年新高!A股“系統性慢牛”來了?
財經早察主播 胡光旗
最近A股走勢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了。8月20日,上證指數下探回升,再次創下10年內新高;科創50大漲超3%,創近兩年半新高。半導體產業鏈午後強勢爆發,寒武紀漲超8%站穩千元關口;消費電子、汽車股表現搶眼,白酒股連續低位反彈。大家都在問:A股能不能繼續“牛”下去?
這一輪A股是怎麼“牛”起來的,咱們從一系列全球性利好因素來看。今年上半年,由美國發起的貿易戰持續擾動國際市場。不過最近,隨着美方和多個國家陸續達成協議,政策不確定性有所下降,市場情緒得以修復。
更關鍵的是,美國財政政策預期在過去一個季度裡發生了巨大轉變:一季度市場還預期所謂的“政府效率部”會帶來財政收縮,結果二季度“大而美”法案橫空出世,未來十年減稅規模高達4萬億美元,財政直接轉向擴張預期。這讓美股甚至是全球風險資產上漲,都有了強力支撐。
如果說政策轉變點燃了行情,那麼寬鬆的美元流動性,就是推動全球市場走牛的“燃料”。美元指數年初以來已經下跌了將近10%,美元流動性外溢表現非常明顯。資本開始從美國流向A股還有其他的新興市場。
最近美聯儲降息預期升高,美債實際利率從4-5月的高點回落了差不多20個基點,這對一些成長股的估值修復是個大利好。許多國家的央行比美聯儲更早降息,也增加了全球貨幣供應,直接帶動資本流向非美市場。
除了全球性利好之外,A股自身的韌性是更關鍵的。上半年中國GDP實際增長5.3%,領先其他主要經濟體。
先從資金面來看,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強,A股資產吸引力自然上升。那麼政策方面呢,確定性是關鍵,這也是壓低風險溢價的核心資產。從去年開始,中央政府拿出了一系列大招:化債、改革等等,可以說是有效降低系統性風險,這是A股能夠“長期反轉、底部擡升”的最大基礎。
從結構看,這一輪資金集中流向醫藥、電子這些熱門板塊。兩融餘額快速增長,這說明槓杆資金正在加速入場。那外資更是猛猛加倉,全球對衝基金正在快速買入中國股票。還有一部分資金值得關注,那就是保險資金,這是有國家政策大力引導的,我們預計接下來還會繼續成爲重要的長線力量。
這一輪“牛”能持續多久?實際上,A股接下來的走勢還會受到外部環境影響。如果美國政策又有變數,美元指數發生反彈走強,可能導致全球流動性收緊,影響A股表現。不過至少國內環境相對確定,相對寬鬆的環境,還是爲融資和主題行情活躍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所以短期來看,只要內外部宏觀不出現大幅波動,市場樂觀情緒就能夠延續。不過,各位投資者也要保持謹慎理性。
出品:財經早察工作室
總統籌:陳晨星
執行統籌: 祝乃娟
監製:洪曉文 曾婷芳
拍攝:章啓良
剪輯:實習生 蘇磊
設計: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