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鵬:預計小鵬汽車將於四季度實現盈利

作者 | 《財經》新媒體 撰稿人 王婧雅 編輯 | 高素英

5月21日晚間,小鵬汽車(XPEV.US,09868.HK)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小鵬汽車營收同比增長141.5%至158.1億元;淨虧損6.60億元,去年同期爲16.5億元;汽車總交付量同比增長330.8%至94008輛;毛利率提高至15.6%,去年同期爲12.9%。

展望後市,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稱,今年小鵬不僅實現銷量翻倍以上的增長目標,而且還將在四季度走向盈利。受此影響,美股開盤後,小鵬汽車股價持續攀升,漲幅一度超過14%,截至收盤,小鵬汽車漲13.00%,收報22.25美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虧損大幅收窄,但部分原因或在於政府補貼。財報顯示,一季度小鵬其他收入淨額爲5.4億元,主要爲政府補貼的收款。此外,由於售價較低的MONA 03成爲目前小鵬的主力車型以及老款車型清庫存,導致車單價進一步下降。報告期內,小鵬賣車收入爲143.7億元,同比增長159%,毛利率爲10.5%,但折算單車ASP不斷下降,從去年一季度的25.4萬元降16.0萬元,再降至本季度的15.3萬元。

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持續激烈,海內外品牌都在加速擴充產品線,並不斷加大技術迭代速度,從電池、電機、電控基礎,到座艙、輔助駕駛的智能化比拼,都已經進入白熱化的階段。

對於車企保持競爭力的核心因素,何小鵬認爲,汽車公司的科技屬性會越來越高,製造屬性相對比例會下降。汽車公司一定會經歷從集成性研發到單向全棧性資源,再到多項的融合性資源的過程,最終不管是營銷做得多好,銷售做得不多好,最重要還是產品符合客戶、符合用戶、符合市場的需求。

在何小鵬看來,將有三重因素推動小鵬增長。第一,新品發佈將從三季度持續到26年;第二,小鵬的AI體系能力進一步提高;第三,鯤鵬的上市應用。

具體來看,在車型發佈計劃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小鵬將完成五個車型年款升級或增加配置,三季度將有兩款全新的車型開始交付放量。其中,定位於25萬級別SUV的G7將在6季度與市場見面,30萬級別的豪華運動轎跑——全新一代P7將在三季度上市,四季度,鯤鵬超級電動車型會逐步進入量產。分系列來說,MONA主要覆蓋10萬到20萬元價位帶,小鵬則在18萬-50萬元之間。

根據何小鵬透露,後續發佈的的車型外觀都會非常漂亮。他表示:“最近三年裡,小鵬做了非常多的研發,包括細節、框架、功能、性能、質量、成本、服務,並將對用戶、企業的看法融入進去。”

值得一提的是,鯤鵬超級電動車型的出現,意味着小鵬將從純電領域擴充至增程領域。縱觀目前已經實現盈利的車企,除了特斯拉外,其餘基本都是依靠純電+混動/增程的佈局。這背後原因在於,相較於純電車型,混動/增程車型的使用場景更爲廣泛,燃油的加入有效緩解了消費者的續航焦慮。如果鯤鵬超級電動車型能夠快速鋪開,或進一步拉動小鵬的銷量增長。

在AI方面,目前,小鵬已經轉爲AI驅動戰略,這其中包括了AI底盤圖靈、 AI輔助駕駛、新一代智能座艙、圖靈芯片、具身智能機器人以及和企業生產力相關的工具通過以AI驅動進行融合式創新。

今年,小鵬將以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爲起點,在AI汽車領域全面應用並擴大代際領先優勢。目前,小鵬建立了全棧自研體系,涵蓋鷹眼純視覺方案、圖靈芯片、雲端模型、車載架構等,從L2+向L3、L4級別自動駕駛加速發展駕。“只有AI汽車具備聰明的大腦,會使最終體驗遠超於傳統汽車,形成大腦-小腦-脊椎三能力的融合。小鵬具備全本地端的多語言交互能力和本地VLA能力的座艙大模型,爲將來整車大腦能力的快速升級鋪平道路。”

不容忽視的是,正是因爲三電、智能化、芯片、AI、大數據等相關技術的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應用領域得以不斷被拓寬,從飛行汽車,到具身智能,再到未來可能會出現的新形態產品,都將運用這些技術能力。

目前小鵬機器人與新能源汽車有七成同源。機器人的EEA架構是由汽車的EEA架構負責做,機器人的關節則由三電動力團隊負責;機器人的脊椎、大腦、小腦來自於小鵬機器人團隊、自動駕駛團隊以及內部團隊;芯片也是來自於小鵬的自研的芯片團隊。

對於具身智能的發展預期,何小鵬稱,圖靈芯片將會部署在第五代機器人上以提高機器人的端側算力。人形機器人作爲具身智能的形式之一,將成爲小鵬汽車的第三成長曲線,目標在 2026年內能夠推出面向工業和商業場景的人形機器人,並且通過量產場景的數據驅動快速進化。

有了一衆技術夾持小鵬將加速向海外擴張,預計海外業務在未來三年將會持續高速擴張,成爲小鵬在銷量、利潤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今年一季度,小鵬海外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70%,新增超40家海外的門店。開拓了包括歐洲的核心市場英國,東南亞的最大市場印尼等市場。

對於未來,何小鵬表示:“期待小鵬是作爲一家高科技公司進入全球,並在多個區域開展研發製造以及更加深度的本土化服務,打造一個定位在科技差異化的中高端全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