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Q1交付同比增超三倍、虧損收窄 何小鵬:Q4目標實現盈利|直擊業績會

《科創板日報》5月22日訊(記者 唐植瀟) 在經歷連續多個季度經營修復後,小鵬汽車將“盈利時間表”明確至2025年四季度。

今年一季度,小鵬汽車交付同比增長331%至94,008臺,毛利率升至15.6%,自由現金流由負轉正,達30億元;總營收158.1億元,同比增長141.5%。其中,汽車銷售收入143.7億元,研發支出19.8億元,同比增長46.7%,集中用於AI平臺化能力、芯片部署及下一代整車架構。

同期,小鵬汽車歸母淨虧損爲6.6億元,經營虧損10.4億元,有所收窄,淨利率爲-4.2%。該公司管理層表示,在G6、G9等車型推動下,月交付量已連續六個月維持在3萬輛以上。

對於2025年全年目標,小鵬汽車維持銷量“翻倍以上”的預期。小鵬董事長何小鵬在電話會上表示,全年有望實現“規模性自由現金流爲正”,並強調經營韌性將在接下來多個季度持續驗證。

增程車型將於Q4推出

在業績會上,小鵬汽車披露2025年將圍繞多個價格區間推進密集產品投放,覆蓋從15萬元至30萬元以上的主流市場,並強調AI平臺作爲新車型的底層能力支撐。

該公司董事長何小鵬在電話會中表示,將於6月預熱發佈G7車型,第三季度推出全新一代P7(30萬元級豪華運動轎跑),並在第四季度投放基於“鯤鵬超級電驅”平臺的大型SUV,該車將同步推出純電與混動雙動力版本,形成“一車雙版本”方案。同時,其將於5月28日正式發佈mona M03 Max,並率先在15萬元價位段搭載圖靈AI輔助駕駛系統。

針對外界對銷量節奏的關注,何小鵬迴應稱,公司在第二季度完成了5款車型的年度改款,短期內可能受到一定影響,但從中長期看將構成利好。他表示,從三季度開始,新一代產品將密集上市,節奏將持續延續至2026年。

小鵬汽車名譽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補充稱,新車型將集中於更高價格帶,具備更高毛利率,有望在下半年優化產品結構並改善盈利能力。“隨着G7、新P7、mona M03 Max等車型相繼落地,公司預計三季度交付量將再創歷史新高。”

此外,mona系列也被明確爲面向年輕用戶的獨立產品線,將在2026年前拓展更多型號。何小鵬稱該系列強調智能感知、設計感與情緒價值,將作爲圖靈AI落地的中堅平臺。

自研芯片與大模型加速落地

業績會上,小鵬汽車高管披露了其AI平臺化戰略的最新進展。

何小鵬稱,公司已完成包含五層核心模塊的“全棧自研AI體系”,包括鷹眼視覺方案、圖靈自研芯片、大參數基礎模型、全本地部署架構、整車電子電氣架構(EEA)。該體系不僅服務於整車智能駕駛系統,也被同步拓展至小鵬旗下機器人業務。

據悉,小鵬自研圖靈芯片已進入量產,具備軟硬件深度融合能力。其有效推理性能爲主流汽車芯片的7倍,支持視覺、語音與多模態模型同時部署,具備低功耗調度與模型算力自動分配能力。

顧宏地稱,在模型端,小鵬目前已訓練完成規模達7200億參數的大型基礎模型,並建立超過10,000張GPU的訓練集羣,整體運行效率超過90%。預計2025年底可積累超過2億段高質量訓練視頻,覆蓋城市通勤、高速通行、鄉村道路及複雜天氣環境。“所有大模型將全面向本地部署架構遷移,支持在弱網/無網環境下運行,尤其適用於海外市場合規性需求與延遲控制目標。”

小鵬下一代人形機器人將會複用自研圖靈芯片,以及該套AI底座。

據何小鵬介紹,目前小鵬汽車推出的人形機器人“IRON”已爲第四代產品,第五代機器人將首次搭載圖靈芯片,大幅提升其本地算力能力,計劃於2026年進入工業與商業應用場景。

機器人平臺也將採用該套AI底座,構建“數據-模型-芯片-平臺”四位一體的通用架構,並通過OTA實現功能快速演進。

何小鵬在會議總結中稱:“我們正在構建一個面向物理世界的智能操作系統,這個系統不僅驅動車,也將驅動機器人與更多泛終端設備。”

海外業務:短期內不衝量

儘管小鵬在本季度財報中未單獨披露海外市場營收金額或佔比,但其管理層在電話會中表示,海外市場已開始對營收與利潤構成貢獻,當前國際業務不僅體現在營收增長,也開始對盈利能力形成貢獻。“海外業務是小鵬中期第二增長曲線,小鵬汽車在一季度實現了同比超三位數的增長。”

顧宏地表示,小鵬汽車目前重點關注的海外市場爲歐洲、中東與東南亞,並已在英國與印度尼西亞等新市場完成渠道搭建。“短期內小鵬不會以衝量方式進入海外市場,而是基於長期產品力、成本結構與AI能力協同推進品牌建設。”

據悉,目前小鵬已將AI模型推理系統全面遷移至本地部署架構,適配包括GDPR在內的多國法規,相關技術亦將在後續出海車型中逐步搭載。

對於歐盟持續加碼的電動車關稅問題,顧宏地迴應稱,公司“非常關注關稅對盈利能力的影響”,並將通過多路徑策略予以應對,包括“加強與本地合作伙伴協同、優化產品結構與市場配置、評估本地化投資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