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去年續虧58億,今年四季度盈利預計能否兌現|公司觀察

盤中最大跌幅接近8%,收盤時仍跌近6%,不及預期的2024年業績披露後,小鵬汽車港股股價在3月19日大幅下跌。

小鵬汽車(09868.HK)3月18日披露的2024年財報顯示,去年全年,該公司營收和交付量顯著增長,但全年淨虧損仍達57.9億元,雖較2023年的103.8億元有所收窄,整體業績仍未達到市場預期。該公司創始人何小鵬預計,今年四季度將開始盈利。

業內人士認爲,因爲碳酸鋰跌價,電池採購價格下降,已有“新勢力”在2024年四季度實現盈利,而小鵬汽車同期依然虧損13.3億元,要實現2025年第四季度的盈利目標,存在較大挑戰。

五年融資超400億仍未扭虧

截至19日收盤,小鵬汽車港股跌幅爲5.84%,報收89.55港元。

年報顯示,2024年,小鵬汽車總交付量超過19萬輛,同比增長34.2%;全年總收入達408.7億元,同比增長33.2%;毛利率從2023年的1.5%提升至14.3%。但57.9億元的淨利潤,雖較上年減虧近46億元,但虧損局面仍未扭轉。

奶酪基金投資經理潘俊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小鵬汽車2024年的策略,是用短期讓利換市場規模,通過低價走量的方式提升銷量,從而反哺技術迭代。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銷量增長,但也帶來了毛利率較低、虧損幅度較大的問題。儘管小鵬汽車的汽車毛利率連續六個季度改善,但距離實現盈利仍有一段路要走。

根據年報披露,2024年度研發開支爲64.6億元,較去年的52.8億元上升22.4%,主要由於擴充產品組合以支持未來增長,與新車型開發相關的開支增加所致。

而在過去五年時間內,小鵬汽車融資額超過400億元,依然未能走出虧損泥淖。公開披露顯示,2020年8月、12月,該公司在紐交所上市及後續發售,淨募資額分別爲114.1億元及159.8億元。2021年7月在聯交所全球發售,淨融資158.2億港元。此外,2023年12月,大衆汽車集團賽2023年12月的投資,使該公司獲得50.2億元的淨融資。

潘俊稱,汽車行業本質上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尤其在新能源產業轉型、技術升級的階段,更離不開人才的集聚和資本的投入。在研發投入方面,電池、電機、電控等三電技術持續迭代,高階智駕技術處於產業爆發的初期,仍需大量人力和資金投入研發。

今年四季度盈利預期如何實現

根據年報數據,2024年四季度,小鵬汽車交付量爲9.15萬輛,季度虧損金額13.3億元。

該公司預計,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將達到9.1萬輛至9.3萬輛,同比增長約317.0%至326.2%;總收入預計在150億元至157億元之間,同比增長約129.1%至139.8%。增長預期主要來自新車型的推出和市場需求的擴大。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電話會議上稱,隨着銷量提升和毛利率改善,預計將從2025年四季度開始盈利。但這一盈利預期,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討論。業內人士認爲,這需要銷量繼續增加,才能更好實現規模效應。

有廣州私募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稱,目前已經盈利的造車新勢力,主要是走增程式路線,電池採購成本比較低,也受惠於2024年下半年碳酸鋰降價和電池降價。小鵬要實現盈利,年銷量需達到60萬輛纔有希望。然而,2024年第四季度的虧損證明,低價車、低毛利、負淨利的情況,使得該公司2025年盈利預期存在巨大不確定性。此外,低價車的銷量短期大幅透支了需求,未來一旦補貼結束,銷量也難確定。另外,如果未來碳酸鋰價格回升,電池漲價也會對成本造成較大壓力。

港股100強研究中心顧問餘豐慧認爲,小鵬汽車股價的大跌,反映了市場對其業績表現和未來盈利前景的擔憂。去年四季度13億元的續虧,顯示該公司在追求規模擴張和技術投入的同時,尚未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雖然公司設定了2025年四季度實現盈利的目標,但目標實現需要滿足多個條件,包括銷售量顯著增長、成本有效控制以及新車型的成功推出等。

潘俊則認爲,小鵬汽車的盈利假設基於“銷量翻倍+成本控制+技術降本”。具體來說,一是季度銷量需維持在10萬輛以上,二是後續推出的車型能提高整體均價和毛利率,三是降本控費。隨着新車型交付爬坡,預計二季度銷量將穩步跨過產品換代過渡期並再創新高;下半年計劃交付新產品,預計新車型的上市會有助於提高整體的銷售均價。此外,還有海外增量的邏輯,以及大衆研發費用的增厚。雖然小鵬實現盈利的路徑會比較曲折,但公司需要在產品出新、渠道優化、供應鏈整合等方面精耕細作,擴大產銷規模,最終實現盈利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