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延役要燒「幾十億美金」 彭啓明揭4問題:不像換車這麼簡單
▲彭啓明表示,核電廠延役需要有共識且審慎評估。(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核三廠二號機即將在5月17日除役,部分專家認爲核電廠涉及國安而關注延役問題。環境部長彭啓明今(17日)指出,環境部並非主責單位,根據國際能源總署估計,任何一個機組重啓或延役需要花費數十億美金,臺灣也沒核電廠延役經驗,延役更牽涉到機器老舊與斷層影響等問題,不是像換臺汽車這麼簡單,需要國人有共識並審慎評估。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請環境部長彭啓明以及經濟部,針對「因應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提出對等關稅,對國內產業淨零轉型造成衝擊」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國民黨籍立委陳菁徽關心核能是否牽涉到國安問題。彭啓明表示,環境部並不是能源、核能、核廢料的主責單位,但關心淨零碳排,任何能源低碳性都關注。他說,環境部會主動關注國際趨勢,未來可以在全方位的韌性委員會進行討論,但這不是氣候變遷委員會工作,也不是開會結論。
至於核電廠重啓或延役,彭啓明指出,臺灣沒有相關經驗,若要重啓或延役,現有核電廠在40幾年前興建,因機器設備老舊,需要重新檢查,還要看是否會受斷層影響,因爲40幾年前興建時,並沒現有的環評與地質調查,還要看核廢料如何處理,現在還沒解決。
彭啓明進一步表示,IEA(國際能源總署)估計,任何一個核電廠機組重啓或延役,估計需要幾十億美金以上,不是按一個鍵隔天就可以重新啓動這麼簡單的事,也不是買一間房子或換一臺汽車這麼簡單,這是很複雜的事情,要花非常多預算,臺灣沒有這樣經驗,必須要審慎評估,最重要是國人有共識。
外界關心臺灣是否採用新型核電「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彭啓明表示,根據目前所有報告與國際專家研判,SMR最快也要2030年纔會實現,而且非常貴,1 GW要新臺幣4千億到6千億,連美國都還沒新的核子反應爐,就算向國外採購,預計要花費5到7年,而且費用昂貴,希望國人知道,SMR不是那麼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