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核能延役與重啟 彭啓明:不像買房換車這麼簡單
彭啓明說,核能重啓或延役需要國人的共識,以及確保核安必須安全無虞。圖/取自國會直播頻道
核三廠2號機即將在5月17日除役,屆時臺灣將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因此核電延役修法是否通過,備受關注。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報告指出,一臺核能機組重啓或延役要幾十億美金以上,並不是像買房換車這麼簡單,加上臺灣沒有重啓或延役核能機組的經驗,還需要國際專家評估與審覈,但爲了淨零碳排,任何低碳能源都會關注。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邀請環境部長、經濟部、外交部、教育部、勞動部等就「因應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提出對等關稅,對國內產業淨零轉型造成衝擊」、「國內校園、賣場及工作場域之室內空氣污染物管理及防制精進作爲」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彭啓明昨天表示,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在討論相關議題時,認爲站在國家安全的角度,確實應該要保留核能,但中央並沒有所謂的非核家園信仰,非核家園也不是行政團隊的神主牌,政府的態度是很開放的。
彭啓明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繼續指出,環境部並非核能與核廢料的主責單位,但爲了淨零碳排,任何低碳能源都會關注,至於核能是否列入考慮,有些國家確實把核能和國安放在一起考量,但老舊的核電廠設備要延役和重啓就必須檢查,以及斷層對核電廠的影響等,因爲過去蓋的時候沒有這麼好的環評和相關地質調查,按照環評法規範,核電機組延役不需要經過環評,但除役和蓋乾式貯存槽就需要環評。
5月17日核三2號機將停機,是否有人建議應該保留?彭啓明說,根據IEA報告,一個機組重啓或延役要幾十億美金以上,不是買房換車這麼簡單,重要是國人也要有共識;如果購買新的核能反應爐,也需要大約7年左右的建置時間,以及相當龐大的經費。
彭啓明說,臺灣還沒有核能重啓和延役的經驗和機制,因此需要國際專家來評估和審覈,並不是有人拍胸脯保證就安全,也沒人可以打包票馬上延役,而任何能源都必須考量國家安全,不過國際局勢一直在變化,國安如何定義需要國安團隊來負責。
至於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彭啓明說,臺灣要推動SMR,要經過嚴謹的社會溝通和評估,低碳技術也會持續投入,也包含國內核能人才的留用與培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