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成也美國 敗也美國(李宗倫)

川普(右)2月27日在白宮與英國首相施凱爾會談,兩人在會後聯合記者會中握手致意。(路透)

76年前,美國第33屆總統杜魯門發表了遏制蘇聯,反對共產主義的宣言,「北約」爲了美國的利益而誕生。

76年後,美國第47屆總統川普宣佈,這是一個「賠錢而且無用的組織」,「北約」爲了美國的利益而被拋棄。

今年2月27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白宮會見了英國首相施凱爾。這位美國總統得知英國想取代美國當「北約」的領袖,故意問施凱爾「你們能夠獨自對抗俄羅斯嗎」?基爾·斯塔默一時語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只能困惑而尷尬地笑了笑。接着川普還拒絕了斯塔默要求美國向烏克蘭的「北約」維和部隊提供保證的請求。美國真要與自己親自組建的「北約」脫鉤了嗎?要親手終結這個存在了76年的西方軍事同盟嗎?

「北約」可能崩潰的話題最近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媒體上。美國總統川普已經將「北約」視爲一個無用的國際組織,說它寄生在美國納稅人的資金上,並佔用華盛頓與北京對抗的資源。澤倫斯基在白宮與川普發生不愉快的事件之後,關於美國可能退出「北約」的言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響亮。更有甚者,一位曾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工作的美國律師阿爾弗雷德-莫里斯·德·薩亞斯 提出:「北約」因違反國際刑事法院第 5、6、7 和 8 條,而應作爲犯罪組織解散,就像1991年華沙條約組織解散時一樣,它無助於解決衝突,並侵佔了獨立國家的領土」。然而,美國真的要終結「北約」嗎?這可能是川普策略的一部分:恐嚇盟友做出讓步,華盛頓要求歐洲開始承擔起自己的防務責任——這是過去 76 年來的第一次。

川普要退出「北約」的四個原因,特別帶有「川普主義」的特色:

第一個原因是,美國退出「北約」將大大減少軍費開支。目前,美國承擔了該軍事集團 65% 以上的軍費開支。退出「北約」將使這些資金能夠重新分配給國內需求,例如基礎設施、醫療保健和教育。

第二個原因是,離開「北約」意味着無需對盟友承擔義務,美國將能夠獨立決定其外交政策,開始和結束軍事行動,而無需考慮「北約」軍事聯盟的集體決定。

第三個原因,退出「北約」意味着美國將能夠擺脫了對「北約」的義務,使美國的國際協議更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說白了,華盛頓可以在不顧及盟友的情況下與莫斯科單獨達成任何協議。

第四個原因是,退出「北約」將使美國不再承擔保衛歐洲的義務,而將他們的主力投入印太地區。長期以來,華盛頓一直將中國視爲其主要的地緣政治對手。2022 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稱中國是「唯一有意且越來越有能力重建國際秩序的競爭對手」。美國海軍已增加其在印太地區的存在,加強了在關島、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的基地。退出「北約」將消除保衛歐洲的承諾,並釋放可用於在南海和臺灣海峽遏制中國的資源。

歷史驚人的相似,「北約」將面臨當年「華約」的命運。蘇聯解體,莫斯科失去對「華約」控制權後,華沙條約組織自行解散了。現在,親手組建並主宰「北約」的美國,要退出「北約」,主動放棄「北約」的控制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北約」失去了大梁和後盾。驚恐,慌亂之餘,歐洲人緊急開會磋商,居然想出一個「北約去美國」的方案來保留這個軍事聯盟,或者創建一些新的、純粹的歐洲的軍事集團。英國,法國都發出狠話,要甩掉美國,擔當抗俄大任。躍躍欲試想當歐洲的領袖和「歐洲軍」的統帥。

固然,熱情和勇氣可嘉,慷慨陳詞,大話好說,但這一切都建立在不現實的基礎上。目前,歐洲沒有資源來取代美國主政「北約」。歐洲軍工生產潛力的薄弱,武器數量有限,製造速度緩慢,無法獨立開展一些大規模軍事行動。悠閒的歐洲國家已經變得如此依賴美國的核保護,以至於無法獨立確保自己的安全。如果歐洲沒有美國的核武庫,簡直就是俄羅斯案板上的肉。俄羅斯已經精準的計算出他的核彈抵達巴黎和倫敦是幾分幾秒,而且公開發表在外交網站上。如果美國真的退出「北約」,建立一支「歐洲軍」至少需要4年漫長的時間且無利可圖。歐洲沒有多餘的錢給烏克蘭,即使英國和法國可以接管「北約」的領導權,也絕對沒有能力單挑俄羅斯。

鑑於以上原因,歐盟不得不服軟,向美國低頭,做出讓步。也就是說,美國的「實力地位」迫使歐洲國家可以做出任何讓步來阻止美國退出「北約」。最近歐洲的一系列言論和舉動都在剛剛過去的對美國暴風雨般的抗議和譴責之後,悄悄地軟了下來。當川普宣佈,美國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後,歐洲國家可能也會「意外」的停止援助基輔。歐洲還將拒絕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幫助烏克蘭。法國和英國向澤倫斯基明確表示,他們將不得不忍受美國,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繼續與俄羅斯發生衝突是毫無勝算的。他們稱歐洲「兩階段停戰計劃」是對澤倫斯基的正式保證,這也意味着歐洲立場的軟化。歐洲希望順從美國參與川普制定的「和平」進程。歐洲正在試圖向澤倫斯基解釋,這絕對不是他想要的,只是不得已而爲之。勸澤倫斯基要「矮檐低頭」萬不可得罪美國。離開了美國「北約」將很難維繫甚至不復存在。

「川普主義」,其實就是用經商的思維搞政治。有利的事就要抓緊幹,比如說對烏克蘭「礦產換和平」。賠本的事要及時「止損」,比如說,繼續經營「北約」,援助烏克蘭。有用的就拿來,沒用的就拋棄,毫不猶豫。其實美國在越南,伊拉克,利比亞,科索沃,阿富汗,敘利亞都是這樣幹,只不過川普更赤裸一些罷了。

俄烏戰爭3年,作爲「主角」的「北約」曾經風光無限,現在卻前景堪憂。北約歐洲盟軍前最高司令、退役美國海軍上將詹姆斯·斯塔夫裡迪斯表示,如果美國退出北約,北約將解體,並指出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北約」的命運掌握在美國手中,它因美國而誕生,也會因美國而終結。

可謂:成也美國,敗也美國。(作者爲俄羅斯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席)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