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尹錫悅追隨美國受挫(鄭繼永)
美國總統拜登(左)與韓國總統尹錫悅(右)2022年在首爾舉行峰會。(美聯社)
在沒有得到國民與在野黨合作的情況下,尹錫悅政府「強行」與日本達成了慰安婦問題及日據時代強徵勞工的問題,更讓韓國民衆感到惱火的是,竟然是韓國企業「代替」日本企業進行相關的賠償事宜。消息一出,韓國朝野譁然,不僅韓國民衆中激發了堅決的反對聲浪,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還在國會裡開展了多次針對韓日和解的質詢,國務總理與外交安全負責人遭到了多次質詢。
韓日的此次和解,不僅持續性遭到質疑,還對尹錫悅政權造成了幾個嚴重後果:
首先,就是外交安全團隊成爲最大的「替罪羊」。主張韓日和解的國家安保室室長金聖翰掛職而去(理由是訪美行程安排與總統夫人金建希發生衝突),第一次長金泰孝也被扒出曾經獲得過日本頒發的「中曾根康弘獎」,樸振也遭到了國會的彈劾。外交安全團隊幾近崩解。新室長趙太庸接任後必然會謹慎從事,不敢在此問題過度冒進。
其次,韓國民衆對於總統室的決策機制產生了嚴重質疑。不斷有人爆出韓日和解系韓國版「拉斯普丁」天公法師的「作品」,甚至有人聲稱總統府搬離青瓦臺也是天公與第一夫人金建希的作爲,尤其是金聖翰的「閃辭」是因爲尹錫悅訪美時拜登夫人希望韓國女團BLACKPINK同時到訪,而金建希對此積極響應但卻被金聖翰無視,最終金建希「大怒」導致金聖翰辭職。此說讓韓國國民回想起了朴槿惠時代被邪教約束和「閨蜜干政」的痛苦回憶,擔心尹錫悅政權再次被邪教掌握,並形成「後宮干政」的惡性循環。
第三,尹錫悅政府一系列的操作讓韓國民衆懷疑有更多的對日秘密讓步。尹錫悅政府高官否認了民衆與在野黨的許多質疑,但在質詢時卻相互矛盾,口誤不斷,這讓民衆產生了更大的懷疑。由於尹錫悅訪日期間爲避免出現前面的訪美失言事件,與韓國媒體打交道時非常謹慎,韓國媒體幾乎無法得知訪日的全貌。但是,總統室釋放的訪日「成果」卻遭到日本官方的一系列「打臉」,尤其是在放棄民間對日賠償請求權、福島食品進口、核廢水放流、獨島(日本稱「竹島」)歸屬等問題上,韓日的官方信息出現嚴重差異,甚至完全相反。
一系列的質疑導致民衆對尹錫悅政府及所在的國民力量黨的支持率嚴重下滑,甚至有可能影響到時間剩下不到一年的國會議員選舉。而近期尹錫悅堅持要否決的「糧谷法案」更拉低了尹錫悅的支持率。可以說,尹錫悅政府已經因爲一系列外交展示演變成爲「外交打臉」而內憂外困。同樣,尹錫悅政府在中美競爭中的過度卡位美國,使得經濟界對尹錫悅能夠搞好經濟也非常悲觀。
因此,在這些因外因素的作用之下,尤其是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對於尹錫悅政府追殺李在明等在野黨高層的堅決反制,加上韓國民衆的不信任,以及執政黨國民力量的內部分裂跡象,韓日的和解出現變數、各類問題出現「差速推動」的可能較大,尹錫悅不太敢過度冒進地強行推進韓日進一步和解,但會有策略地進行一些調整。
首先,在軍事安全合作問題上,在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韓美日軍事合作、朝核問題等安全問題上,由於是政府可以單獨決定,推動的速度與可能性較大。這一問題上的變數相對較小;
其次,在「剛性問題」問題上,如獨島歸屬、慰安婦、強徵勞工等問題上,涉及韓國人的國民情緒較大,繼續強行推行反彈會較大,出現的漏洞會越來越多。韓國應會繼續與日本協商,要求日本在這一問題上有所退讓,換取在安全問題上加速,出現變數的可能較大;
第三,在對華圍堵問題上,由於是美國的需要,尹錫悅政府討價還價的空間很小,同時也是一種「鈍刀長疼」但烈度不大的問題,尹錫悅估計會在「不允許臺海武力解決」「價值觀外交」等問題上會有所加碼,繼續保持追隨美國與中國對抗的可能性較大;
第四,在科技與供應鏈問題上,尹錫悅政府可能會在IRA問題上要求美國做出讓步,並以此換取韓國高科技企業在美落地加速,也會進一步要求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放鬆對韓企在中國市場的限制,在限制高科技進入中國的同時,謀求更大的中國市場空間。(作者爲復旦大學朝鮮韓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