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尹錫悅事件與韓日轉向(孫太一)
韓國憲法法院宣佈將於2月20日,進行總統尹錫悅彈劾案的第10次審判。(路透社)
韓國政壇似乎一直無法打破總統府魔咒,登頂之人鮮有善終。現任總統尹錫悅因涉嫌「內亂首領」和「濫用職權」等罪名,也處於一系列法律程序和彈劾審判的風口浪尖上,權力搖搖欲墜,城頭變幻大王旗指日可待。而作爲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領軍人物,李在明雖然有望接過指揮棒,但因爲他此前也在一系列案件中屢經波折,面臨「教唆僞證」等法律質疑,即使上臺也早已埋下了後患。
當然,韓國高層此消彼長,除了讓我們對其權力運作方式和法律邊界產生了激烈質疑、讓韓國民衆對現政府失望以及對改變寄予希望的狀況得以體現外,亞太的局勢也將出現微妙的變化。這不僅是因爲韓國內部的情況,也和美國川普新政密切相關。石破茂訪美已經爲我們初步展現了相關考量。
韓日等中美博弈中的關鍵第三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安全看美國,經濟看中國的。但川普上臺之後,美方的國際戰略格局也在悄然調整。美國長期依賴的美日韓同盟體系正面臨內外部壓力:美國在對外政策上出現裂痕與收縮,這讓拜登政府所設想的「鐵桿同盟」在新政府治下受到嚴峻挑戰。
石破茂在華盛頓時,試圖讓美方在地緣政治及軍事安全上再次做出保證,而雖然聯合聲明也重複了此前美方對日本及地區夥伴的承諾,但川普在各個場合的交流中顯然更想將話題引入經濟安全的範圍,而且在各方面都希望日方做出讓步,美方自己卻不願意做出貢獻。比如,除了讓日方提升國防開支佔GDP的比例外,還要求日方承擔更多的防禦責任。即使日方願意在經濟上做出讓步,準備對美國加大投資力度,未來川普政府對盟友的「對等關稅」似乎仍然只是時間問題。
石破茂在日本內部會受到對華鷹派的巨大壓力,而李在明卻可以因爲尹錫悅的失勢而再次嘗試在中美之間扮演平衡手的角色。畢竟對日韓而言,現在美國無論是在地緣政治安全還是經濟安全方面都無法「看美國」了,而需要靠自身與中國緩和關係,力求地區內部實現平衡、達到穩定。韓日仍然會嘗試保持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並以此作爲他們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石,但他們(尤其是韓國)可能也會試圖尋求與中國乃至朝鮮改善關係,以實現外交多元化與平衡。在商貿領域,一些重要的諸如半導體的供應鏈可能也會做出適當的調整,因爲美日韓在經濟與技術合作上的裂痕也會更爲明顯。
當然,這些新的發展對韓、對日並不一定是壞事,他們作爲第三方的戰略價值可能也會上升。中國也可以吸取此前的經驗教訓,除了與友華的執政黨搞好關係外,與在野黨同時保持住良好的關係、維持住互動也很重要。考慮到日韓內政(包括美國內政)的週期性,如果要想讓取得的成果不輕易失去而有延續性,就不得不與相關政府內部的各重要黨派與勢力維持住交流,以求長遠之計。
(作者爲美國克里斯多夫紐波特大學政治科學系副教授)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