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都鎮:村民當主角,共繪文明鄉村新圖景
通訊員 楊富芬
“以前村裡搞建設,我們多是旁觀者,這次文明創建,大家都是主人翁!”果都鎮鎮東石溝村村民史秀英一邊擦拭着宣傳欄,一邊笑着說。自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啓動以來,果都鎮始終把村民放在覈心位置,通過搭建參與平臺、激發內生動力,讓
“要我創建” 變成 “我要創建”,全鎮34個行政村處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文明新風在羣衆的共同參與中愈發濃郁。
從 “袖手看”
到 “動手幹”,環境整治有了 “主力軍”
“村裡房前屋後雜物多,大街小巷柴草垛、建築垃圾沒人管,我們住着也鬧心。現在鎮裡號召搞創建,咱自己的家園自己得上心!”
在東石溝村的“環境整治志願羣”裡,村民陳大叔的一句話引發了 50 多人響應。短短三天,村民們自發組成清運隊,清理房前屋後的雜物 30 余車;婦女們結成 “清潔小分隊”,挨家挨戶檢查衛生,創建美麗庭院,村容村貌發生了喜人變化。
從 “要我改”
到 “我要改”,鄉風文明有了 “新密碼”
“以前辦喪事,光是流水席就得擺幾十桌,花好幾萬,真是打腫臉充胖子。現在有了紅白理事會,大家都按新規矩來,省錢又省心!”果都村村民陳大哥的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在文明創建中,果都鎮引導各村修訂村規民約時,特意留出
“村民提議” 環節,讓大家自己定規矩、自己守規矩。
果都村的村規民約修訂會上,村民們激烈討論了 3 個晚上,最終通過 “婚事彩禮不超過 3 萬、喪事殯期不超過 3 天、宴席不超過 10 桌” 等新規,還推選德高望重的村民組成紅白理事會,全程監督執行。新規實施半年多來,村裡有 12 戶村民辦紅白事,均嚴格按規定操辦,累計節約開支近 20 萬元。。
“村民的參與度,就是文明創建的熱度和深度。”果都鎮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任張效生表示。下一步,果都鎮將繼續完善村民參與機制,讓更多村民在創建中當主角、顯身手,共同把家鄉建設得更文明、更美麗、更宜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泰安新聞素材請聯繫齊魯晚報泰安融媒中心,熱線電話:0538-698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