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談判不算失敗?臺新首席經濟學家曝原因 232纔是重點

李鎮宇說,此次關稅公佈後,早上一看到可能會覺得是失敗,但其實在各項細節公佈後,其實談判仍是成功的。資料照片

外界關注的臺美關稅稅率課徵幅度,總統賴清德1日表示,臺灣目前20%關稅爲「暫時性」稅率,後續仍有可能進一步調降;臺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分析,此次關稅談判整體仍較預期好,主因還沒包含市場開放,也沒有包含投資,且後續半導體232條款還要包在一起談,因此「心中大石頭可以先放下來」。

美國總統川普週四(7/31)簽署行政命令,公佈對各國加徵的對等關稅新稅率,其中臺灣稅率爲20%,低於4月2日公佈的32%,但高於日本、南韓的15%。

李鎮宇說,此次關稅公佈後,早上一看到可能會覺得是失敗,但其實在各項細節公佈後,其實談判仍是成功的。目前對等關稅20%只是暫時性的關稅,後續臺美還會把半導體232條款包一起談判,整體來說不能說失敗,而是要看後面半導體關稅談得如何,「整體談判結果還是比預期好」。

李鎮宇表示,此次談判還沒包含市場開放,也沒有包含投資,且賴總統也明確說半導體232條款還要包一起談,因此心中大石頭掉下來,且對等關稅對於臺灣而言,其實也沒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還是半導體232條款。

李鎮宇強調,對臺灣來說,不能落入兩階段賽局,即先談關稅、後面再談半導體232條款,「若進入兩階段賽局會很危險」,未來不排除被川普榨乾,甚至可能出現「川普雙贏」,也就是川普一個人贏兩次。

李鎮宇認爲,政府要把對等關稅與半導體232條款包起來談,這是正確的方向,目前20%只是暫時性的,後面還會繼續談,因此還不能說失敗,關鍵是後面半導體232條款談得怎麼樣,整體還是比預期好。

而即使後續仍是20%關稅,李鎮宇認爲,印尼、越南都是20%稅率,而菲律賓爲19%,如果大家都課一樣的稅率其實也無所謂,也就是「一碗水端平」,就算差了5%差距,也可靠供應鏈當地較低工資來抵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