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20%只是前菜!食品廠關注232條款 若開放美雞恐重傷

若美雞開放恐衝擊臺灣農民。(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關稅20%,食品廠出口美國比例小影響有限;食品廠相對關注的是232條款,一旦開放美牛豬雞等,美牛美豬相對不影響,但美雞開放不僅會影響臺灣農民飼養羽數,也會衝擊飼料需求。

飼料公會指出,玉米、黃豆等原物料享有零關稅,小麥關稅也因優惠政策刪減,進口營業稅5%全部取消,此優惠措施將持續至今年9月30日,使美國與巴西農產品成本趨於一致。

對於「黃小玉」原物料採購成本,目前小麥有九成進口美國,1成進口澳洲,玉米進口前三大爲巴西、阿根廷、南非等,黃豆則美國、巴西各半,臺灣業者以採購最新鮮、便宜爲原則,因此傳統Q1、Q4採購美國,Q2、Q3採購南美原物料,若政府要求全部採購自美國農作物,業者認爲,政府應就價格再行實施優惠措施,以減輕產業成本,否則價格差異仍可能引發業者與消費者間的成本轉嫁問題。

而農畜品部分,若美牛豬雞開放零關稅,其中美牛豬原本就有一定比例進口,牛部分不影響,美豬部分因冷凍豬肉不符合臺灣七成習慣食用溫體豬,相對影響有限,且美豬在臺灣進口商排名居6、7名,比較前三大加拿大、西班牙、丹麥還有很大差距,即便美豬再低價,影響仍有限,主要還是美國雞肉開放對臺灣飼農會有很大影響,可能衝擊使得飼養數減,並進一步影響飼料需求,恐是雙重衝擊。

業者強調,關稅調整及國際農產品價格變動可能對業界造成衝擊,但目前臺灣內需市場的直接影響有限。關鍵在於政府政策調整及業界成本分擔,未來仍需持續關注農業部及相關政策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