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232條款稅率恐達25~50%

臺美聯合聲明草案中,投資、採購、經貿合作、強化高科技供應鏈合作,都有所觸及,尤其臺灣半導體供應鏈和美國是互利互補,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列入一併談判,有重要意義。

目前臺美技術性協商完成框架,包括美豬、美牛等非關稅貿易障礙都有部分開放,但涉及食安或高風險項目,守住底線不能退讓,涉及萊克多巴胺含量國際規範部分,我方應會比照。談判目前處於深水區,包括投資金額承諾,還有232條款諮商都是。  相關人士說,232條款調查出爐,課徵稅率不會太低,可能高達25~50%,若臺灣對等稅率還可調降,232條款半導體稅率成功比照,勢必會比調查結果課徵稅率更低,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力有很大影響。影響範圍從成熟製程到先進製程各類晶片、半導體制造設備,及最關鍵半導體「衍生性產品」,不只晶圓代工廠,連電子五哥,伺服器、顯示卡、網路交換器等臺灣出口大宗項目,可能都受威脅。

據悉,我方認爲對等關稅至少要爭取和日韓齊頭15%纔是「合理」稅率,如此臺灣就和日韓、歐盟都列在美國盟友第一線。

此外,臺灣非關稅貿易障礙中,工業產品最受矚目的是汽車和保健食品,我進口整車關稅爲17.5%、零組件爲8.1%至15.8%,均高於美國對進口品課徵各2.5%,且我對美規車設下技術障礙,每年限進口約75輛。

相關人士認爲,臺灣整車沒有出口至美國,汽車零組件出口美國主要以AM售後服務市場爲主,一旦開放我國市場,對整車衝擊,政府擬以調降貨物稅因應,車商公會建議採定額課稅;至於零組件評估影響不大。從美國已公佈貿易協議來看,各國對美國開放汽車都採一次到位降爲零關稅,並未分階段降稅。另保健食品關稅最高稅率30%,考量國人有需求,且開放市場符合美方期待,未來開放美國進口,一次降爲零關稅應可預期。

美國總統川普在7月31日敲定對各國的「對等關稅」,其中臺灣被課徵20%。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3日受訪時表示,川普新宣佈的關稅稅率基本上已敲定,大衆不應期望它們會在近期下調。他表示,許多已宣佈的關稅稅率「是根據協議確定的,有些協議已經宣佈,有些則沒有,還有一些則取決於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逆差或順差水平。因此,這些關稅稅率基本上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