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232條款 金融業扛得住嗎? 金管會解答

銀行局主秘張嘉魁指出,今年度循例辦理定期監理的壓力測試,銀行業方面主要請國銀採用去年資本適足率資料來做監理壓力測試,初步評估應該都可以應對關稅的影響,與美國對等關稅有關的主要是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截至今年上半年,國銀稅前盈餘爲2,967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國銀第一季資本適足率15.7億元,也高於法定最低標準的10.5%,平均逾期放款比率截至6月底爲0.15%、備抵呆帳覆蓋率爲878.56%,整體授信風險控管良好,整體而言具一定風險承擔能力。

張嘉魁說明,若假設有業者未通過測試,會請銀行提出改善措施,強化獲利能力、資本和風險承擔能力,並針對業者提出的改善計劃做追蹤看是否有改善。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保險業進行壓力測試的主要目的是強化保險業的風險管理能力,協助業者思考在極端情境之下,保險公司的風險承受能力及因應對策,若有業者未符合標準,需提出改善措施和預計成效,以及提報董事會,保險局後續會依照國際金融情勢的變化,督促業者落實其資本強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