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醫院總額上路 調查曝37%罕病患跨區就醫 健保署:違規醫院可停約

健保總額制度下,罕見疾病處境艱難,病友團體近期針對明年度總額預算,指出罕見疾病用藥專款短少18億元,也分析第三季開始全臺實施的個別醫院總額制度,是否讓罕病患者淪爲醫療人球。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健保總額制度下,罕見疾病處境艱難,病友團體近期針對明年度總額預算,指出罕見疾病用藥專款短少18億元,也分析第三季開始全臺實施的個別醫院總額制度,是否讓罕病患者淪爲醫療人球。調查逾300名病患,結果發現共131名病友近1年內遭遇「跨區就醫」情況,且原因爲「院所協助轉診」者,共有4人,在各項原因中排名第2。

健保署個別醫院總額制,雖排除罕見疾病藥費,但病人其他治療費用仍會影響提供疾病治療的醫院,下一年度總額成長比率,病團多次提出擔憂,罕病患者治療複雜且費用較高,部分醫院擔心個別總額受影響,恐要求病人轉院就醫,相關狀況日前曾在中部地區某家醫學中心發生,患者被以藥品不足爲由,要求轉院。

罕見疾病基金會昨天在立法院厚生會罕病委員會公佈前述調查結果,執行長陳冠如說,發動這項調查,是希望瞭解病人是否因個別醫院總額新制,被醫師要求轉院,導致跨區就醫情形加重,調查並有共345人,涵蓋107種罕見疾病,發現6成罕病病友是在本身所屬健保分區就醫,但仍有約3分之1罕見疾病病人是跨區就醫,且以「南病北送」爲主。

陳冠如指出,跨區就醫病人數共131人,佔比逾37%,其中17人是近1年內發生跨區就醫情況,約76%爲北上就醫,即俗稱「南病北送」,另24%爲南下就醫,分析原因,最大宗是跨區就醫的醫院「有可以看我的醫師」,但第二大原因是病人被醫院要求轉診,共4人遇到類似情況,呼籲健保署建立更明確的追蹤機制,瞭解病人是否因爲需要使用高價藥物,而被醫院要求轉診。

衛福部健保署說,個別醫院總額不計入「專款項目」,包括罕病用藥、血友病用藥、罕病特材等,不納入基期管理,因此不會影響醫院隔年總額額度,針對病人就醫情況,健保署持續監測,如遇民衆申訴、重大輿情案件經查屬實,醫院有不當轉診,或減損重症病人就醫權益者,會依法處分,最重可依「全民健保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將醫院踢出健保合約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