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醫院總額成效佳!臺北區醫院點值升破0.9 醫界曝:收入增9千萬

衛福部健保署。(李念庭攝)

健保個別醫院總額今年陸續實施,臺北區4月上路。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全國醫院第二季點值達1點0.97元,臺北區超過0.9,臺大醫院個別總額就超過0.95,且未出現減診、調漲掛號費等狀況,成效不錯。醫界呼籲,未來健保總額成長率應維持5.5%以上,確保財務充足,避免發生醫療人球事件。

健保署今年推行「個別醫院總額」,臺北區第二季上路,其他區第一季實施。石崇良說明,不同於過去各區醫院點值相同,現在每家醫院擁有個別不同點值,每年預設各醫院健保點數上限,若超過上限,健保將打折甚至不給付,也就是所謂「斷頭」,避免衝量情形。

立法院去年通過,要求衛福部今年6月底前達平均健保點值1點0.95元。健保署個別醫院總額第2季執行成果出爐,分階段折付後,醫院全區第2季預估點值達1點0.9741元,高於去年同期0.9456;牙醫點值爲1.0104高於去年0.9677;中醫爲0.9550高於去年0.9290;西醫基層爲0.9446,高於去年同期0.9150,但未達0.95門檻。

石崇良表示,去年臺北區點值僅0.88,如今雖尚未達到0.95,但已超過0.9,臺北很多醫院點值都超過0.95,包括臺大醫院。目前醫院反應都很正面,過去擔心的人球事件、照顧更困難、減診問題也未發生,走下來大家都很有信心。

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臺北區第二季實施個別總額至今,並未出現任何急性外科剛性需求被排擠現象。在沒有減診、未提高掛號費狀況下,點值結算表現優於預期,今年未實施個別總額的第一季點值爲0.9366,第二季預估會更好、將近0.95。

洪子仁說明,若臺北區第二季點值以1點0.94元推估,相較去年同期0.88增加0.06,對申報量60億元大醫院而言,相當於一季就增加9千萬收入。個別醫院總額是良性循環的開始,政府幫醫院提高財務韌性,醫院幫醫護人員加薪,提升醫護人員留任意願。

洪子仁指出,今年健保總額成長率爲5.5%,加上公務預算補入,共增加712億元,可見只要醫療預算足夠,點值就能提高。只要健保維持高成長率,就不會擔心出現醫療排擠現象,若成長率下降,就可能出現限診等情形,呼籲未來總額成長率也要維持5.5%以上,持續4年,將有機會趕上韓國的健康投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