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鍼灸想開藥竟要自費 健保署疑「院所違規」:民衆可檢舉
▲中醫鍼灸可以和開藥、傷科一起有健保給付,鍼灸治療資料照。(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民衆抱怨到部分中醫院所被開立鍼灸治療,如果同時想要開藥,藥物就得自費,沒有健保給付。健保署迴應,健保給付項目並未限制鍼灸就不能開藥,基本上內服藥、傷科、鍼灸經醫師評估可同時開立,提醒民衆如果有遭遇類似情況,可以檢附收據到健保署各分區業務組申訴,若確定有自立名目收費,恐因違反規定挨罰。
有民衆向《ETtoday新聞雲》爆料,自己去某部立醫院中醫門診就醫,開立鍼灸治療期間如果需要開藥,就必須自費使用,但明明之前在其他院所可以同時開立且使用健保,感到相當不解。記者向不願具名中醫師查證,他表示,除了部立醫院外,部分北部公立醫院、中醫診所也有類似的收費方式。
中醫藥司前司長、中醫師黃林煌受訪證實確有此事,他無奈指出這有如跌倒受傷時,開立抗生素就不能清創,選清創就不開抗生素,明明是同一個醫療服務,不應該只能擇一,其餘需自費。自費用藥也許僅是500~1000元,對醫院確實是額外收入,但他也曾遇過部分經濟狀況不好的民衆,會因爲捨不得花錢就不用藥。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委陳依婕受訪重申,中醫的藥費、鍼灸、傷科,健保都有給付,而且在支付標準裡面的規定可以同時開立,沒有說做鍼灸就不能去開藥,主要是醫師要依照病人狀況條件判斷。
陳依婕指出,每個患者病況不同,但民衆若收到收據發現明明有健保給付,卻另外有自費項目,可以檢附收據到各分區業務組申訴,如果排除特殊原因,確定有自立名目收費的情況,會依據違反健保特約管理辦法來處理。
陳依婕也提到,目前是否有相關申訴還需和各分區查詢,但健保署收到這樣反應後,會於每季與中醫團體開會時討論,請他們向中醫師會員宣導,健保有給付項目就不應另外收費;此外,健保署也可以從院所申報費用分析釐清狀況。
中醫師公會常務理事陳潮宗表示,鍼灸六次療程中,若病情改變醫師認爲有必要加開藥,醫師是可以開藥但要詳註病歷之中。若處方藥物屬於健保給付範圍之內藥物,不可以另外收取自費。
陳潮宗分析,這也有可能是醫病溝通問題,以西醫來說,可能有患者明明服藥治療就可以,但卻堅持希望做X光檢查,中醫則可能鍼灸即可處理,但病人認爲想要吃藥,如果非必要的藥物開立,醫師也會擔心因爲健保後續審查遭扣錢。陳潮宗建議,民衆看診時可以多與醫師溝通、詢問,瞭解醫師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