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區衛健委:涉事醫院、醫生已被立案調查

8月18日

小坊報道了一起醫療美容的投訴

今年6月

深圳張女士專程來到上海

在一家名爲"上海春藤"的

醫療美容機構裡花10萬多元

18天裡3次隆鼻矯正手術

結果導致鼻部組織潰爛、塌陷

留下讓人觸目驚心的"大坑"

爲什麼要做3次手術呢?

這也是雙方矛盾的一大焦點

第一次手術後,張女士的鼻部持續腫脹。主刀醫生王某判斷,這是"排異反應",提出要做全麻手術,把鼻內的硅膠假體 取出來。

第二次手術時,王某又認爲假體並沒有明顯排異,將其放回了鼻子裡。

結果,鼻部腫脹再次發生,張女士只能接受第三次手術。

並且,植入假體的真實來源和品牌,張女士也無從查證。 上週,記者曾前往這家位於楊浦區貴陽路上的“上海春藤醫療美容機構”展開調查。

但是對於病歷記錄、假體來源、麻醉師信息等關鍵問題,院方不解釋、不說明、拒絕接受採訪,甚至直接喊話衛健委:“有沒有問題,叫衛健委來查吧。”

記者立即將此事

向楊浦區衛健委反饋

楊浦區衛健部門的執法人員

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並對涉事醫院

及涉事醫生分別立案調查

執法人員表示,對於就診病例,按照規定,患方和醫方都必須在封存清單上簽字確認,才能封存病例原件或複印件。顯然,該機構違規封存了張女士的就診病歷。

而張女士對封存一事表示並不知情,院方也從未爭得過她的同意。好在張女士手中留有一份院方給她的病歷複印件,這纔不影響調查。

楊浦區衛生健康監督所

副所長 楊志峰

我們接到投訴以後,第二天就趕赴這個醫療美容門診部,調查時候發現機構在當事人病歷封存上面存在問題。首先它沒有封存的清單,第二也沒有患方的簽字和簽字日期,這樣就導致病歷封存法律程序不夠完善。

爲此我們也進行立案調查,既然封存的話,我們是沒法打開的,但是因爲患者給我們提供了複印件,那個醫療機構也認可,複印件裡面的內容真實性,所以我們可以對她的複印件進行調查。

根據執法人員調查

複印件上的信息記錄

存在多處不規範

涉事醫師在病歷上的書寫存在不規範的行爲,比如用藥沒有登記、手術記錄沒有日期等,因此很難保證病例的真實性,“真實性上有所存疑 對此我們對這個醫療機構的醫師 這個涉事醫師立案調查了。”

此外,張女士此前所提,希望進行“醫療事故鑑定”及後續“調解賠償”一事,執法人員表示,後續他們將要求涉事醫療機構,配合張女士,儘快妥善解決此事。

楊浦區衛生健康監督所

副所長 楊志峰:

我們第二天我們找患者也談過話了。把患者的訴求也告知了醫療機構,要求醫療機構按照投訴管理辦法,認真妥善的處理這起醫療糾紛,如果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的話,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向患指導。

一個是向醫療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二是去醫療事故辦公室提起醫療事故的鑑定;

三是可以去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通過我們前期錄像分析,當事人這些工作都沒有進行開展,爲此我們也對當事醫療機構開具了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他們及時進行改正。

目前,楊浦區衛健委已對涉事醫院“上海春藤醫療美容機構”,及涉事醫生分別進行了立案調查。

張女士踩的這個坑

也向消費者發出提醒

在接受醫療美容服務的時候

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機構

覈實相關的資質

再審慎做出決定

(來源:新聞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