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成交量萎縮衝擊換屋族一年賣房時限 央行本月理監事會議可能調整
房市成交量萎縮衝擊換屋族一年賣房時限,央行本月理監事會議可能調整。圖/本報資料照片
繼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限制之後,據瞭解,下一個可能調整的項目在於換屋族的房貸。據知情人士指出,中央銀行在本月中旬將召開理監事會議,其先前所發佈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規定換屋族必須切結在一年內完成賣房,才能繼續適用8成的成數,調整可能性很高,原因在於現在房市成交量萎縮,使許多簽下切結書的貸款戶,即使大幅降價也難以在期限內完成賣房。
至於調整方式,據悉,央行比較可能採取的措施,是讓換屋民衆把切結賣房的時限延長,例如從1年,延長爲1年半或是2年,但也要看屆時理監事會議上其他的央行理事是否同意調整。
央行兩年前把換屋族的切結書條款納入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當時房市很熱,還沒有這種房貸荒、一貸難求的情況發生,但現在的房貸荒已對換屋族賣房產生「環環相扣」影響,亦即,換屋族把舊屋拿出來賣時,經常碰到買方因爲房貸變數而籤不了約。
此外,比起中古屋,現在新青安至少超過7成以上是集中在和建商有關的整批性分戶房貸的新成屋,大多數行庫都把額度保留在這一塊,使中古屋比起新成屋更難賣,要接手換屋族舊房子的買方,找房貸的困難的確未能解決,也因此,即使換屋民衆願意大降價,也賣不出去,而且在這種市場面臨房貸荒,使成交量大幅萎縮的非常時期,讓民衆到最後竟只能形同「拋售拍賣」的價格來賣房子,只爲達成央行的一年內賣屋要求,這也形同對換屋族的「懲罰」,並不公平。
依照央行在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白紙黑字的規定,倘若借款戶簽下一年內要完成賣房的切結書,就可以先取得最高8成的貸款成數,但之後若沒有在時限內賣房的話,銀行就要收回2成的貸款,把貸款戶的成數降爲6成,以及利率再往上加碼。
而對貸款戶而言,最大的壓力在於銀行收回2成的貸款。一家銀行業者表示,最近就有一起案例,是貸款戶最近的時限快到期,已經把房屋總價從原先的2000萬元出頭,大砍300萬元,而且還是面積快要40坪的優質公寓,卻還是賣不出去,讓貸款戶非常着急,因爲依照切結書,貸款戶賣不出去房子,就必須讓銀行收回他去年購買新屋的2成貸款成數,這位貸款戶去年購買新屋時貸款2500萬元,貸款成數收回2成,就是500萬元,貸款戶根本籌不了這麼多錢。
銀行業者坦言,央行若不調整這項對換屋族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銀行就只能照着切結書的內容來執行,因爲央行在金檢時若發現銀行未遵照執行,銀行也會被開罰。
至於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的限制,則要看該貸款案的貸款金額是否超過1000萬元。銀行業者也說明,倘若超過1000萬元,例如,一間房子貸款1500萬元,由於只有1000萬元可用新青安,另外的500萬元,就必須用銀行的其他房貸專案來作,這500萬元仍需計入銀行法72條之2的計算範圍。